您当前的位置: 邯郸邯郸县新闻网 >>  邯郸县>>善行河北

邯郸县人安云:情系一碗热汤面 感恩苦寻30年

http://hd.hebei.com.cn/hdx/ 2014-06-09 16:59 邯郸邯郸县新闻网

    30年前,一位大娘的一碗热汤面温暖了一个年轻战士的心;30年间,为寻恩人他跋山涉水苦苦找寻;30年后,当两人再次见面,相抱一起失声痛哭的场景,令在场的许多人为之动容。这是一个怎样的穿越万水千山的感人故事呢?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安云,是邯郸县户村镇涧沟村人。2011年8月,当安云不远千山万水,经过无数次打听和寻找,终于在曲阳县北苏家峪村见到了让他苦寻了30多年的张书桃老人时,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大娘,我可找到你了!30年了,我时刻都在想念您,是您救了我的命,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是来报恩的!”
30年前突发急病,一碗热汤面救了他的命
    时光倒回30年前。
    1979年12月份,安云离开家乡入伍参军,那年他才19岁,所在部队是114师32团。次年9月份,他们所在的部队到曲阳县北苏家峪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急性肠炎,9月27日那天,安云突然感到肚子疼得厉害,他捂着肚子直打滚,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嘴唇发紫,昏倒在训练场。
    战友们只好先把他抬到了村中一个农户家中休息。这就是当年的张书桃家里。张书桃见到这个捂着肚子嗷嗷叫的年轻人后,放下手中的活计,连忙把他扶到屋内炕上躺下。当时部队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医生能及时救治,天气也越来越凉。安云的肚子一个疼个不停,他忍受不了剧烈的疼痛,孤独、无助、疼痛、寒冷一下子袭了上来。他想起了家,想起了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哭个不停。
    张书桃从缸里舀出仅有的一点白面,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还搁了一个荷包蛋,端到他面前,关切而怜爱地说:“好孩子,别哭了。快趁热吃吧!不吃饭身体更扛不住。别着急,说不定暖暖胃一会儿就好了。”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看着眼前的张大娘怜爱的眼神,吃着香喷喷的面条,听着暖暖的安慰的话语,眼前俨然就是自己的亲娘啊!安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那碗面,他几乎是哭着吃完的。
    过了一会儿,他的病痛稍微好了一点。又休息了一夜后,肚子真的不疼了,病一下子全好了。
    后来他才了解到,那时人们生活水平很低,北苏家峪村是个贫困山村,人们生活更是困难,村中没有水浇地,不种小麦,村民们一年四季吃红薯面、玉米面度日,只有过年过节时才吃一顿白面。张书桃大娘为了他,用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白面,做了一碗热汤面给他吃,这等于救了他的命啊。
    可是当他病好准备归队时,集训队交给安云一项任务,他就立刻回了邯郸。再返回时,部队已从曲阳县撤回到驻地,开始了紧张的全封闭式全训。他想等训练结束后,再到大娘家当面致谢。可是后来部队紧急集合,出发到了外地驻防,安云临走时也没见上张书桃大娘一面,更不知老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老人姓张。
30年间为寻恩人翻越万水千山
    三年后,安云从部队复员转业回到了老家邯郸县,当了一名工人,后来结婚生子,每天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可他心里却始终忘不了张大娘的恩情。
    那时通讯还不发达,他开始四处写信寻找张大娘。可是他不道具体乡名、村名、人名,只能向曲阳县写信寻找,他在信中说道:“张大娘,那次我训练得了病,吃了你做的面条后病好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后来由于部队到外地驻防,没来得及问一下你的姓名就走了,也没向你说一声谢谢。当时部队走得急,也没记住你们村的村名,只知你村子叫什么峪村,不知能不能找到你。”
    每年这样的信他都要写上好几十封。可是寄出去后,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云越来越感觉到他和张大娘年龄都越来越大,寻找恩人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了。后来,他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寻找恩人,多次往曲阳县政府打电话,寻找乡镇、村,可是都没有结果。
    转眼到了2000年,安云也已到50岁的年纪,成了一家公司的经理,可是寻找当年给他做面条吃的那位不知姓名的张大娘的念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今年3月份,他开车来到曲阳县政府,打听一个叫“什么峪”的村子,县政府的人说,曲阳县有灵山镇的朱家峪村、北台乡的韩家峪、恒州镇的南苏家峪村、北苏家峪村四个带“峪”字的村。今年4月,安云开着车又来得了曲阳县,他开始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找。在灵山镇朱家峪村,从村干部那儿打听到,村里有一个姓张的老人,跟他说的情况相似。于是他就兴冲冲地提着礼物而去,到家中一看,这位老人都80多岁了,一说30年前的事,老人根本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位老人不是他要找的那位张大娘。
    5月份,安云又到了曲阳县北台乡的韩家峪村,从村干部到村民,一一打听“门朝东、门前有一片空地……”可找来找去,都不是他要找的张大娘,他再一次失望而归。
30年后执手答谢终相聚
    今年8月份,安云带着妻子、儿子、儿媳和三位朋友,再一次开车来到了曲阳县,到了恒州镇,给村干部们说起了30年前的这件事。由于北苏家峪村是个很小的村子,很不出名,没人想到会是这个村。村干部带着他找了一天都没找到张大娘,一直找到了与山西临界处。再返回曲阳县时,天色已晚。他们随意在一家餐馆吃饭,安云心里不停地嘀咕着:“大娘,你到底在哪儿啊?我一直在找你。”9点多钟,一位村干部给他打来电话,说在北苏家峪村,有一名姓张的村干部说,村里有一位叫张书桃的老人,像是你要找的人,让明天来看看。
    安云又喜又怕。喜的是对方说的很有可能就是他要找的人,他有些兴奋;怕的是再一次失望。
    第二天,他开着车跟着村干部往张书桃老人家开去。
    车子一拐弯,安云突然有了印象,这个旁边的山叫做“洪山”,他一直错记成了“陵山”,难怪一直找不到。刚一下坡,一位老太太背着粪筐正在路边倒垃圾,虽然岁月已在她的头上染上了一层白霜,背也有些驼,但安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就是张大娘。
    还没等车停稳,他就跑下去,随着张大娘进了家。在这个破旧的小院里,三间旧砖房,门、窗依旧,还有当年他躺过的那张床,一切如故,一切都仿佛回到了30年前。30年前的场景再一次触动了他的神经。这时,他情感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了,感情像决了堤的洪水,他一把抱住张大娘放声哭了起来:“大娘,我可找到你了!30年了,我时刻都在想念您,是您救了我的命,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是来报恩的!”
    见此情景,安云的妻子、儿子、儿媳等人也都控制不住,流下了热泪。
    张书桃老人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疑惑不解地问:“你是谁呀?这是怎么回事呀?”
    “我叫安云,30年前……我那时当兵,在训练时得了病,肚子疼得直要命。是吃了您给我做的一碗面条后好了。今天我就是专程从邯郸赶来找您老人家报恩的!大娘,这么多年了,让我说一声谢谢您!”他哽咽着说。
    一声迟到的“谢谢”,让老人若有所思。他突然回想起来,拉着安云的手说:“孩子,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都30多年了,这么点小事,你还记得,还害得你这么大老远的来看我,你真是个有情意的人啊。”
    “大娘,我给你带来两桶油,买了几身新衣服,你试一下合身吗?这还有2000元钱,想吃什么就买点,别亏待自己。今后我要把您当作亲娘一样看待,过年过节我都来家看您,让你安度晚年!”安云动情地说。
    “孩子,您来看我,我很高兴,现在俺村生活条件好了,儿女们都很孝敬,这钱我不能要。”说完,老人又把钱塞给安云,一来二去,僵持很长时间。最后,看到安云眼里流出了热泪,张书桃老人感到孩子心意很重,就收下了。
    事后,老人拿着这2000元钱,没舍得花,也没存银行,而是买了花瓶。她说,花瓶放家里,只要看到它,就能想到安云的情意。
    再后来,安云又多次带着米、面、油、衣物等前去看望老人。看到家里做饭还烧柴火,他就想给她换一个炉灶;看到门窗还是多年前的木条门框,他就执意为她换塑钢门窗;看到老人家里连个电视都没有,他计划再买个电视机送过去。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安云琢磨着怎么样让老人温暖过冬……
    有人不解地问安云,老人只让你吃了一碗热汤面,都30多年了,你还惦记着。安云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碗面条的情意不能忘。人一辈子都要学会感恩,不然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
    知恩图报、以德报德。如此简单的几个字却把安云身上所具有的中华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邯郸,情系,热汤面,感恩,苦寻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领导活动 更多
  本网要闻 更多
  善行河北 更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更多
主办单位:河北邯郸宣传部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