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广平卢氏太极第五代嫡系传人卢尚奇
卢尚奇在白俄罗斯表演春秋大刀。 他出生武术名门,高祖、曾祖、祖父领袖冀南武林;他先天禀赋异常,勤学苦练,传奇轶事乡亲们传唱;他少年成名,获得首届全国太极散打擂台赛冠军,建立太极研究会;他凿空西域,在白俄罗斯设立传播基地,让中国国粹--太极在中欧平原散发光芒;他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帮助下,组织11人卢氏太极代表团在白俄巡演;他免费推出为100名白俄老人授拳,他义务为中国留学生康健指导;他成立卢氏太极国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中国和白俄的文化商贸桥梁;他被誉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文化部长接见,副总理面谈。他就是中国河北省广平县卢氏太极第五代嫡系弟子卢尚奇。 一武术世家 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广平县土地肥沃,文明昌盛。当地土著居民和平时代重文,动乱时代习武。清朝末年,外敌侵入,匪患不断,学武健身自卫之风盛行。道光十年(1830年)在城南卢董村,一个叫卢鸣金的人出生。从此一个武术世家的传奇故事开始繁衍流传。? 卢鸣金(公元1830年—1900年),字警众,人称“拳界神人警先生”。不仅将本门的架子(两路)、推手、散手等拳脚功夫发扬广大,还创造性地把太极的内力运用于各种兵刃,此后太极大枪、春秋大刀、九节鞭、六和枪、五连刀和太极剑等武术器械也成为了卢氏一门的绝学,并增加了在实战中的攻击力。善用各种兵刃的卢氏门人,在清末的农民起义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都有英勇的表现。 卢鸣金中年后,为了能让更多穷苦农民强身健体保卫家园,将门规简化为“不忠不孝者不传、心地不善者不传、品行不端者不传、争强斗勇者不传、好吃懒作者不传、攀贵贪财者不传、看不起穷人者不传”等六不传门规。当太极名家杨露禅在京城向王公大臣们传授杨氏太极拳时,卢鸣金却在晋冀鲁豫的农村传业授徒,并多次到陕甘等省短期开馆。卢鸣金一生共收徒弟上千人,其中广平县宋濂敬、曲周张致仁、张琪、肥乡县的杨大成、安阳高彪、济南小成子、山西潞安马一武、沧州李飞、其子卢克顺、卢克志、卢克勤等50多人都成为了当地的武术名家。其中宋濂敬还成为了清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卢鸣金去世后,其子卢克顺、卢克志等也都开馆授徒,卢氏太极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晋冀鲁豫四省交接地带民间盛极一时。在清末的农民起义和抗日战争中都有卢氏门徒参加。抗战时期,在冀南山区活动的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段子民还曾邀请卢鸣金的孙子卢克顺长子卢进忠到部队,传授太极技艺。改革开放后,卢氏第三代掌门人卢进才(1910年—1994年,系卢鸣金之孙、卢克志之子)曾先后到大名和石家庄等地参加各类表演赛。1978年,卢进才二子卢奎仲喜得贵子。当时的家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取名尚奇的孩子,不仅屡次获得冠军,还把家传太极传到欧洲,成为卢氏继卢鸣金宗师后又一名杰出的武术家。 二百炼成钢 卢尚奇的父亲卢奎仲排行第二,常年在外地工作。卢尚奇自幼跟随在卢氏第三代掌门人——祖父卢进才、卢氏第四代掌门人——伯父卢奎恩身边。叔叔卢奎镇也是太极大师。耳闻目睹。他开始对太极产生浓厚兴趣。5岁时,他正式学习家传拳艺。站桩、学套路、背口诀,他一丝不苟。在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卢尚奇却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学武之路。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为了能早出功夫。祖父,伯父早早便让他练习卢氏太极的基本功:站桩和气功。基本功枯燥而劳累,但每天两个小时,早晚各一次,小尚奇从不间断。12岁时,有一次他练功投入,家人喊吃饭,天上飘雪花竟浑然不知。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逐渐理解领会卢氏太极精髓:稳意养气,阴阳互会,始终环环相扣,连绵不断。运动中柔中寓刚、刚中寓柔,站如山动如雷,轻柔似杨柳扶风,沉重如霹雳当空。十几年的苦练他不仅学会了108式和56式两种架子套路,还对定步、活步、四正四隅、大捋大靠等多种推手熟谙于心。更让祖父和伯父惊喜的是,卢尚奇对器械有独到之处。太极大枪、太极双刀、太极剑、太极棍、太极春秋大刀等形神兼具,在卢氏子弟中无出其右者。 若干年后,功成名就的卢尚奇回忆少年习武历程。感慨地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练武之人很是确切。 |
关键词:卢氏,太极,传奇,卢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