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省“三连冠”邯郸肥乡做法有亮点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韩晓寒 徐素霞 邢亚冰
2021-04-09 16:22:19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韩晓寒 通讯员 徐素霞 邢亚冰)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近日,邯郸肥乡区荣获2020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实现“三连冠”。肥乡区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高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城乡面貌实现重大突破。

  一、高标定位,全面完成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

  一是农村厕所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改造农村厕所77981座,改厕率达到95.77%。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区集中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做到“垃圾不落地”。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有效管控全覆盖。采取“排水沟槽+简易处理”模式,全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管控。四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完成72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同步建成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4个。五是村庄清洁行动让农村变净、变美。通过持续开展“五清三建一改”,打造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3400多个。六是村街硬化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三年累计硬化农村道路、街巷1522公里,小街巷硬化率达99%。七是村庄绿化成效明显。全区三年累计绿化村庄4.9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八是美化亮化让村庄更宜居。全区三年累计安装路灯16875盏,村庄照明实现全域覆盖。九是美丽庭院创建改善了农户生活环境。全区累计建设美丽庭院6.8万户、其中精品庭院1.8万户。十是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2018年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53个村全部编制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十一是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在全区建立健全了教育引导、农村环境双周例会、保洁员月会议、定期联查排队、乡镇党委书记周观摩和严肃问责等六项制度。

  全域治理,倾力打造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区

  (一)以上率下,树立鲜明工作导向

  肥乡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各乡镇和有关区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工作压力的层层传导,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

  (二)严密组织,推动工作高效率实施

  1、突出三大理念,高站位构筑大格局。一是突出城乡融合理念。坚持跳出农村看农村,一体规划、全域布局,因村制宜整治提升,实现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协调一体。二是突出生态优先理念。高标准实施“七大造林工程”,完成新增造林面积近14万亩,林木覆盖率从16%增长到了31%。三是突出全域整治理念。坚持全域治理、全域突破、全域提升,让干净和美丽成为每一个农村的标配。

    2、坚持久久为功,高质量打好组合拳。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常态抓、深入抓、持续抓,确保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2017年以“拆”为主,从309国道破题,向城区南北环、城中村和乡村腹地层层拓展,一大批违法违章建筑、残垣断壁被依法依规拆除,乡村容貌焕然一新。2018年以“建”为主,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攻坚行动,修建农村公路583公里。2019年以“改”为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和“双代”工程,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以“治”为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触角延伸到农村家庭这个最小单元。

  3、建立四项机制,高标准干出新天地。一是三级联动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区乡村三级联动、点线面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级书记带着干、区级领导分包干、凝聚合力共同干的高效组织推动体系。二是周六会商制度。由区委副书记牵头,每周六雷打不动进行会商,有力保障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高效落实。三是观摩拉练机制。每月由区领导带队,对全区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观摩拉练。各乡镇也建立各自的观摩拉练制度,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四是多方监督机制。在日常督查基础上,从乡村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老干部等作为监督员,还创新了农村垃圾随手拍的小程序。

  (三)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促落实

  肥乡区围绕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全方位、大力度、高效率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一是强化政府投入。坚持以县级为平台,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投资农村改造提升。三年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3.64亿元。二是引导社会投入。采取财政奖补的办法,激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入专业公司,为高标准打造6个3A级景区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采取政府激励措施,大力表彰10家采摘园,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引进苗木花卉公司,租赁土地 3000 余亩,示范发展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实现村庄美丽与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三、注重创新,总结提炼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亮点做法

  (一)坚持“公园化”标准,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以公园的标准,对全域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立足“南方理念、北方生态,古赵文化、肥乡特色”,建设生态公园12个;在各乡镇建设10亩以上乡村公园16个,实现乡村公园乡镇全覆盖。

    (二)实行“5+1”机制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肥乡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创新实施“5+1”机制,有效推动了城乡垃圾治理工作的全覆盖、常态化。“5”,就是发挥五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一是企业竞争力量。公开招标两家保洁公司分工负责东、西两片,相互竞争,提升标准。二是村级主体力量。村庄内外环境保洁情况监督工作,全部分解给村“两委”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三是乡镇管理力量。各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保洁员大会,总结交流情况,安排部署。四是群众监督力量。创新征收每户每月 8 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引导农民群众利用垃圾“随手拍”软件等,监督举报垃圾问题。五是部门监督力量。将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全部分解到各部门,实现整治和监督管理责任全覆盖。 “1”,就是建立一套日常监管办法。一是日常监管制度,二是双周例会制度,三是乡镇周观摩制度,四是定期督导制度,五是严肃问责制度。

    (三)“五法”破解农村垃圾处理费征收难题。在征收过程中,肥乡区多措并举打消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提高群众积极性。一是效果检验法。先试行收费3个月,用实际服务成效引导群众自愿缴;二是上门服务挂钩法。将费用征收与上门收集垃圾服务挂钩,提高群众缴费积极性;三是《村规民约》约束法。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纳入各村《村规民约》,约束村民自觉缴;四是环境严查倒逼法。对乱倒垃圾行为,坚决依法严罚严处,倒逼群众主动缴。五是资金激励法。村集体收多少用多少,村干部主动收费激情高,确保全区应收尽收。

  (四)干部+农户,抓实庭院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共建生态肥乡”专项活动,全区6529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农村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区企业代表纷纷捐款,深入到群众家中义务植树,逐户挂牌,建档立卡。全区累计捐款183.03万元,完成58714户、18.13万棵树绿化任务,完成率119.42%。

  (五)用好群众工作传家宝,打赢农村街巷硬化攻坚战。一是解决动员群众问题。通过党员带头作表率、乡贤示范树榜样、挨家挨户搞动员,组织观摩比比看等方式,全面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解决修路模式问题。采取“村集体出资+受益户出工”、“村集体奖补+受益户自建”、“受益户出资+村集体修建”、“社会资本捐助+村集体修建”和“项目带动+群众自筹”五种筹资筹劳模式,为农村街巷硬化提供坚强保障。三是解决有序组织问题。村村绘制《村街巷硬化作战示意图》,巷巷推选一名巷内群众担任的“街巷长”。

  (六)综合施策,破解农村坑塘治理难题。实行一坑一“证”。为全区1180个坑塘全部建立档案,按照“乡镇+村+坑塘”数字编码,为每个坑塘配发固定的“身份证号”。实行一坑一“长”。为每个坑塘配备一名 “坑塘长”, 张贴固定标识牌,标明坑塘编号、责任人、举报电话、环境卫生宣传标语等信息。实行一坑一“策”。 各村采取“人防+技防”的办法,有的为每个坑安置摄像头,有的发动村干部、五保户、低保户、坑塘周边群众或热心群众看护。

  肥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关键词:邯郸,肥乡责任编辑:韩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