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邯郸网上发布大厅

【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隽
2024-04-23 12:16: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4月23日上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就“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召开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常智,就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作政策解读,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颖,邯郸市人民政府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主任王永军,共同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 潘富金:

  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邯郸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邯郸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常智先生,请他就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作政策解读;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先生;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颖先生;邯郸市人民政府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主任王永军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书记作政策解读。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王常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4月9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邯发〔2024〕1号),这是今年我市“三农”工作的指导性和政策性文件。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去年以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创新举措、持续用力,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 好态势,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开创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头等大事,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6.7万亩,总产量108.9亿斤,单产、总产均居全省第一,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我市夏玉米百亩示范方亩产达到1035.49公斤,是我省首次实现百亩示范方单季“吨粮”突破。魏县千亩示范方、曲周县百亩示范田实打实收实现两季亩产“吨半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36.38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0万亩。

  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坚持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认真落实“早宽简实”要求,2023年将监测范围由7300元提高到8300元,全市共识别监测对象6162户20066人,户均享受针对性帮扶措施3.91个,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958户6087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产业就业帮扶和提升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强化,2023年度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4486元,增幅14.8%,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质量创精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2个项目入选2023年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数量全省第1。大力推进金融支农,全市“农村金融服务专员”成功投放贷款9400余笔、18.88亿元。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24家,其中国家级10家,新增1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23家,国家级、省级数量均居全省第1。全市新增省级区域公用品牌2个、累计达到18个,新增省级领军企业品牌2个、累计达到12个。

  四是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完成2789个村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1.6%,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92.6公里、电网线路20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24%,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30所。全市创建12个省级、24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区;新建省级和美乡村235个、示范村36个,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1089个、示范村146个。

  五是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广。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健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大名县金滩镇等5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累计达到15个。成安县道东堡镇等22个村镇入选第一批河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六是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接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全市发展家庭农场8104家,其中省级示范274家。因地制宜探索了菜单式多环节托管、股份托管并行、专业化托管、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等多种服务模式,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10960家,服务面积3050万亩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结合邯郸实际,制定了我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已正式印发。

  文件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政治站位,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反映最关切的问题,按照“争第一、创唯一”的工作要求,找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创新举措、大事要事,研究提出我市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重点任务的硬目标、硬举措,做到细化、实化、可操作。

  文件共7个部分30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头等大事。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小麦亩产跨千斤、玉米单产提百斤示范行动,加快建设“吨半粮”示范区,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强化“菜篮子”产品生产,推进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整市试点创建,持续推进“净菜进京”,推动南大堡等大型蔬菜市场提档升级,提升生猪、肉羊、蛋鸡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实施耕地保护专项行动,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增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支持受灾地农业设施升级换代,加快发展农业、农房、巨灾等保险。

  二是突出乡村产业发展这一主攻方向。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聚焦精品蔬菜、高油酸花生、优质生猪、优质蛋鸡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一体推进集群、园区、项目建设。打造“冀南麦”等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抓好南大堡蔬菜市场价格指数制定发布和优化拓展,推动更多邯郸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优化布局、做大做强,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完善提升农村流通体系,健全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

  三是突出提高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大力发展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民增收挂钩机制。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确保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四是突出和美乡村建设这一有效抓手。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农民群众所感所及的实事难事,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畜禽粪污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补上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区、示范村建设,带动提升全市和美乡村建设水平。

  五是突出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这一重要法宝。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经营项目。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六是突出加强基层治理这一重要保障。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办法,深入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及农村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文件的有关情况,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邯郸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 潘富金:

  感谢王书记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媒体。

  一、请问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对和美乡村建设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王常智:

  今年,全市的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推动:

  一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村庄清洁攻坚行动,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保洁、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重点区域污水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农村“黑水”“灰水”一体化处理有效模式,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加强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基本建立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全面收集、集中处理的收储运体系。探索废旧闲置宅基地有效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游园、果园、菜园。

  二是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四好农村路”、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及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强化农村燃气管网建设巩固拓展和安全隐患排查,推动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比例,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加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养老机构转型提升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发展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务。

  四是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按照统筹规划、连片建设、梯次推进、迭代升级的路径,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巩固提升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水平。

  二、请问今年邯郸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洪涛: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向我市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粮食播种面积1170.9万亩,总产107.8亿斤。3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后,我们已经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粮油生产。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小麦亩产跨千斤、玉米单产提百斤示范行动,集成推广良田良机良法,加快建设“吨半粮”示范区。充分发挥体系专家、农技骨干、“一村一名农技员”三支队伍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补短板、破瓶颈、挖潜力,落实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领域、各环节增产措施,向管理要产量。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适时举办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等系列培训活动,环环紧扣抓好春耕生产、夏播夏管、秋收秋种,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谷子、双高大豆等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中型灌区建设有效结合。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分类分品种全面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开展优良新品种培育,推动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省级农业创新驿站全产业链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强高性能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科技小院、农服组织”对接活动,打通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

  四是统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种子储备、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落实救灾队伍、物资储备、技术准备等关键措施。强化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协作,加强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应对。积极推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三、邯郸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安排?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颖:

  2023年,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目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继续上台阶。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坚持“早(及早发现)、宽(宽进严出)、简(简化程序)、实(扎实帮扶)”,持续优化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排查和预警信息推送机制,将监测范围由7300元提高到8300元,监测对象认定时间由30天缩短到15天,进一步加大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力度。馆陶县、广平县成功申报第二批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共谋划实施14个项目,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积极开展县级间结对帮扶,6个帮扶区(市)为6个脱贫县(区)完成帮带科技、医疗、教育人才402人,采购被帮扶县(区)农副产品1169万元,提供帮扶资金1200万元,引进或合作建设产业项目7个。在7月暴雨洪灾发生后,我们严格落实省防范化解洪涝等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措施,对因灾受损、符合防止返贫监测标准的555户1724人,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市没有出现因灾返贫致贫现象。聚焦监测对象中的“1+9”重点群体开展帮扶(“1”指一二级肢体残疾人,“9”指白内障、强直性脊柱炎、布病、尘肺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脊柱侧弯、儿童脑瘫、先天性唇腭裂等9类人群),健全特困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持续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深入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消费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跨省务工交通补助政策,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们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3年度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486元,增幅14.8%,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

  2024年,我们将在以下4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及时将因病、因灾、因意外等突发严重困难群众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实施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行开发式帮扶,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常态化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排查整改,持续推进重残重病等“1+9”重点群体帮扶救助,确保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着力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继续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对脱贫群众定期分析收入结构变化、收入水平增减情况和影响持续增收因素,加强跟踪监测和精准帮扶,适时优化调整帮扶主体、帮扶方式、帮扶力度,抓实脱贫群众和防贫监测对象增收措施,确保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三是强化对脱贫地区倾斜支持。从财政、人才、项目、金融等方面对6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倾斜支持,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配合有关部门着力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脱贫县(区)产业发展。指导魏县、馆陶县、广平县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工作,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

  四是持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今年我们谋划实施了“在6个脱贫县(区)对脱贫群众自主创业进行奖励”措施,激发脱贫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性。对有劳动能力和自主创业意愿的脱贫群众发展“种养加”项目或发展“庭院经济”的,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补,促进脱贫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性,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请问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就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邯郸市人民政府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主任 王永军:

  为确保市委一号文件部署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见效,今年重点安排了三项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推进机制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和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机构建设,强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职责。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目前,市委农办正在对市委一号文件进行任务分解。随后,将聚焦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分专题进行调度,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抓好落实。

  二是强化多元投入机制建设。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集中财力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支农政策。支持把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纳入新增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创新支持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模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专员试点范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有效防范和纠正投资经营中的不当行为。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探索完善乡村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创业。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开展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十万学子进邯郸”行动和“周末专家邯郸行”计划,持续办好“周末大讲堂”,推动各级干部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服务“三农”工作能力本领。

  邯郸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 潘富金:

  感谢4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4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与答问。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农村,乡村,农业,邯郸市,新闻发布会责任编辑: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