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四十年首次个人作品音乐会 众嘉宾唱响经典
昨晚,《假如我是罗大佑》北京演唱会在工人体育场正式开唱,这是罗大佑近四十年来的首场个人作品音乐会。当晚,七位一线嘉宾变身“罗大佑”,音乐会不但是罗大佑对自己音乐生涯的一次总结,《之乎者也》《你的样子》《爱的箴言》《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童年》《明天会更好》,一首首经典的歌曲穿越了时空,带观众重温温暖的旋律,触碰曾经的记忆。 嘉宾唱响经典展现立体罗大佑 昨晚,罗大佑携手七位一线嘉宾,包括动力火车、田馥甄、张宇、彭佳慧、A-Lin黄丽玲、李泉,全程回顾他所走过的音乐历程。每位嘉宾都以全新的编曲、各具特色的方式,改写了乐迷对过往罗大佑经典歌曲的既定印象,全编制现场乐队伴奏,让现场观众既回忆起了过去的感动,又听出了历经人生后的新意。 此次演唱会不仅在编曲上有颠覆性的创新,六大元素的环节编排也是演唱会的一大亮点,七位嘉宾分为六组分别代表:精神、力量、温暖、希望、爱与批判,依次登台献唱,每位嘉宾都代表每段音乐路上的罗大佑,用音乐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更为立体的时代音乐人。 开场的动力火车代表的精神元素,气势磅礴的摇滚《追梦人》让时代感扑面而来;A-Lin(黄丽玲)代表的力量元素,温婉醇厚的《是否》打动了所有人的心;李泉代表的温暖元素,优雅绅士地用钢琴讲述了《爱的箴言》,无不令人倾倒;彭佳慧代表的希望元素,缓缓地诉说了《光阴的故事》;张宇代表的批判元素,一首摇滚味道的《鹿港小镇》令人耳目一新;田馥甄代表的爱的元素,用最温柔的声音告诉了大家《野百合也有春天》。 罗大佑用《思念》温暖观众 作为“音乐教父”,罗大佑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敢于直言、特立独行、不拘一格,他善于用音乐表达爱与关怀,以其敏锐的流行触觉直面时代的转折。在众多歌迷的印象中,罗大佑是摇滚的、哲学的、理性的,用或直白或愤怒或平实的话语来针砭时弊,表达个人的思考;罗大佑也是伤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用独有的长句唱着各种风花雪月的诗和百转千回的感情。听过罗大佑作品的人都会认为:每个人的心底必定都有一首罗大佑的歌,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段不同于人的光阴故事。所以罗大佑个人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和时代使命感,被众多后辈音乐人誉为“音乐的灯塔”。 在演唱会结束后的访问中,罗大佑感慨:“生命是互相激励的,我什么都不会,医生很多年不干也忘了,我就给你们唱歌!往后的日子里,只要我有时间,就会来开演唱会看大家,希望在那个时候,还能见到你们,我这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做一个追梦人,谢谢你们能够一直陪伴我。” 演唱会接近尾声,压轴登台的罗大佑用一首《思念》唱出了彼此的思念,结束时的《明天会更好》,让所有现场观众感动到热泪盈眶,一次次地起立合唱。文/京华时报记者杨杨图/京华时报记者赵思衡 “罗大佑作品”,本场最佳IP 时隔五年之后,罗大佑又重新踏上了北京的舞台,举行名为“假如我是罗大佑”的个人演唱会。在这个演出市场红红火火的年代,罗大佑对于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程度,和他个人演唱会的举行频率,显然有些不相匹配。 当然,音乐有时候是不能用来这样比较的,虽然一旦比较起来,罗大佑的音乐肯定就是排在华语流行乐最前茅的。说句不夸张的话,罗大佑说自己排名华语流行乐第二,还真没有人敢认自己是第一。 其实,这一次的“假如我是罗大佑”演唱会,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场标准的歌手个人演唱会,它更像是一次罗大佑的个人作品巡展,由他和黄丽玲、田馥甄、李泉、“动力火车”和张宇等歌手一起完成作品的演唱,尤其是在这个合作者名单中,更有好多都是从来没有和罗大佑有合作的歌手。 是谁来参与演唱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因为这是罗大佑的作品,就是这次演唱会最好的IP。明星开唱靠刷脸,音乐人举行演出,自然靠的还是作品本身,而无论从作品的影响力、艺术性、传唱性和多样性,罗大佑都堪称是华语流行乐的一个标志,至少在上个世纪,他的影响力辐射,已经涵盖了多重的领域。 在华语乐坛历史上,有很多的情歌教父和圣手,罗大佑虽然不仅仅只是写情歌,但一首给邓丽君创作的《爱的箴言》,就足以让他成为情歌大师。当然,《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闪亮的日子》、《是否》《痴痴的等》这些歌曲,同样也是罗大佑的情歌经典,而罗大佑创作上更特别的一点,就是他往往能将世俗的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人文力量。比如《如今才是唯一》,也比如《滚滚红尘》,这些歌曲虽然唱的都是情,但其实更是人生。 罗大佑不仅抒情也很摇滚,甚至可以说,罗大佑是华语乐坛最早一位在内容上创造中文摇滚乐,而不仅仅只是模仿摇滚曲风的音乐人。《鹿港小镇》这首作品,直至今天都是传统文明在工业文明下的一曲悲歌,一句“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只要换个地名,放到今天依然同样适用于现代人的感慨。 除此之外,《未来的主人翁》更是一首时代的预言曲,“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这一句,也让罗大佑简直就像一位预言大师。而《现象七十二变》《之乎者也》等等批判歌曲,其浓厚的文字功底,更让这些歌曲简直就像是一篇篇短型檄文,铿锵有力又寓意深刻。 说得有些复杂,其实罗大佑也可以很简单。他其实就是那个给了我们《童年》的罗大佑,也是给了我们《恋曲1990》的罗大佑,或是给了我们《东方之珠》的罗大佑。这个时代流行说情怀,其实情怀有时候是一种非常具体实在的东西,它不是什么文学品味,也不是什么哲学思想,它就是一种曾经和时代同步的感同身受。一小段旋律、一两句歌词,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青春世界,罗大佑曾经就是这么一个歌手,而且还是上个世纪这个情怀群像中的代表。 罗大佑能不能继续感动这一代的年轻人,其实并不重要,他的作品其实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功能,留下一些旋律,创造许多金句,影响一些人生,引起几段回忆,就已经足够。就像这次“假如我是罗大佑”的演出,重要的甚至不是看人、听歌,就是很多人想让那些旋律,去激活过往的记忆,穿过罗大佑的音乐,并在自己的全世界路过。 |
关键词:罗大佑,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