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20年发表百万字乡俗作品 冯骥才题词
近日,由江苏省文联、常州市文联等联合发起的《沈成嵩农耕文化作品研讨会》在常州金东方会所召开。1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对沈成嵩的农耕文化作品进行了点评和研讨。作为一位老报人,一位81岁的农耕文化学者沈成嵩在退休后近20年时间内,写出并出版发行了《农时记忆》、《乡贤记忆》、《稼禾记忆》、《江南乡村民俗》、《记住乡愁》、《农耕年华》等十本农耕文化作品。我国著名民俗专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著名翻译家、诗人屠岸,分别为沈成嵩的农耕文化作品题写了:“农耕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农耕怎不忆江南”。 到会专家、评论家,在发言中一致认为:“沈成嵩是我省农耕文化研究写作的领军人物,他的农耕文化作品,涵盖了乡土散文、农耕记事、乡俗话本、农谚辑存、农时记忆、乡贤人物、农具杂谈、江南乡村习俗等诸多方面。他的十本农耕文化作品在文学、农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多方面都有存史、励志、育人的文化价值。是铭记乡愁、留住农耕的生动教材,也是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在最后作总结发言时说:“常州市出了两个农村题材作家,一位是已故的农村题材小说家高晓声,一位是八旬老人农耕散文作家沈成嵩。作者在二十年时间内,出了十本书,写出了一千多篇农耕散文,读来实在令人感到震撼!沈老的文章,既有农学、史学价值,也有文学、美学价值。作者以悠然的文笔,穿行于江南田野之间,追寻乡村的记忆,捕捉农事的乐趣,读来平朴自然,清新有趣,如饮金坛封缸酒,如品茅麓青峰茶,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乡野,品味已逝去的乡村生活,同时又让人们从江南的田园消逝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惋惜,从深情的寻找中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乡愁。”(记者马奔) |
关键词:作品,农耕,文化,江南 |
责任编辑:阿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