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文化走亲”一道靓丽流动风景线
长城网邯郸8月25日电(助理记者 武萌 通讯员 马顺利 杨漫漫)“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未临其境,先闻其声。这便是大名县“文化走亲”欢乐行走进大街乡专场演出现场,也是大名县文化走亲第十二场演出,乡亲们闻讯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乡里的老人小孩成天待在村子里,新鲜事儿很少,听说这个演出,就赶过来看了,而且还有我们村的节目哩。”张大妈边走边告诉笔者,身后五六岁模样的孙子也蹦蹦跳跳的跟着。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名县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走亲”活动,至今已成功举行13场次。随后,在其他7个乡镇走亲专场也会陆续展开,最后全县汇演也将于年底前在各乡镇有序开展。此次“文化走亲”欢乐行,一方面给了广大文艺爱好者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向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文化走亲”欢乐行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 接地气,想人民之所想 “我唱了一辈子戏还是头一次上舞台,给这么多人听,还能上电视,心里真是又紧张又兴奋,好在儿女老伴儿一直鼓励我,邻里街坊也都支持我关注我。”为了这次演出特意改签了外出车票,此刻正在台下等待上场的黄梅戏《女驸马》演唱者陈书香告诉笔者。调查了解,乡间像陈书香这样的文艺爱好者不在少数,他们劳作辛苦,生活乏味,特定的兴趣爱好往往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和欢乐,同时,他们也常常因为有特定的爱好而结交到趣味相投的朋友,闲暇时聚在一处,相互欣赏切磋,共同进步,有益身心。而本次“文化走亲”欢乐行,正是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老百姓走上舞台,演自己的节目,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同时,为文艺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相聚于舞台,相互学习欣赏,其乐也融融。 也有乡亲们表示它不只是文化的,对强身健体也颇有助益。秧歌队的薛女士说“早年因为受累,现在年纪大了,腰酸背痛,自从参加了这个秧歌队,经常跟他们一起练,慢慢地觉得病痛减轻了不少,腿脚都活络了。”报名参加演出的,上至90岁老人,下达五岁孩童,年龄段呈现多样化,热情却是一致的。他们载歌载舞,一片欢腾,热度俨然超越盛夏的气温。 正风气,摒弃形式主义 每场演出,都是工作人员和乡亲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是汗水浇灌的果实。现场演出只有两个小时,他们的努力却早已开始。为把活动落到实处,大名县委宣传部积极组织乡镇每周召开文化走亲调度会,汇报演出节目,并聘请文化馆等单位的资深专业人士对各项活动进行专门指导。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长每天都深入到乡镇和重点村,对实施方案逐项检查落实,及时对活动的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把握整体活动方向。随时通报各地活动情况,对先进乡镇进行隆重表彰。各乡镇活动情况将作为全年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以此确保了此活动扎实展开,不走过场,以活动促发展。每个乡镇报名的人数都远远超过演出的最大容量,不得不一一拣选出更为出彩的节目,也有的节目缺乏专业的指导,自身问题重重,工作人员也需一一矫正,通过一遍遍的矫正和练习,原本业余的民间文化爱好者逐步规范,节目有模有样。 演出当天,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同样忙的不亦乐乎。早早便赶赴现场,搭台子,调音响,组织群众,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演出快慢有致,圆满落幕。工作人员同心潮澎湃的演员们一起早早等候在现场,演出过程中,县乡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同群众一起观赏,打成一片,打破官民隔阂,不搞形式主义,真抓实干,为乡亲们做实事,重实效。 促和气,彰显文化一家亲 “文化走亲”欢乐行文艺汇演不只是一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更是一个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渠道。渔营村的秧歌队刚刚跳完,演员们坐在一处休息,有说有笑,俨然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领队陈女士告诉记者,“王大妈和刘大妈家住对门,因为一些误会,两家一直不愉快,村里人也都帮不上话,这次村里排练秧歌舞,特意叫了她们俩,排练没几天俩人就一起来一起走的,跟没事儿似得,俩人老在一处跳舞,误会慢慢就解开了。”有研究表示人在欢快的情绪下更容易与他人发生交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一起排练表演的文化爱好者们还是台下一起观看演出的群众们,在欢歌炫舞的衬托下,都聊得不亦乐乎,他们或是对节目评头论足,或是唠唠家常,或是一起为节目鼓掌喝彩,街坊邻里,老人孩子,其乐融融。 节目与节目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使得来自不同村子的表演者颇受助益。秧歌队的找秧歌队,戏曲的找戏曲,小品又与小品相遇,同种类别的节目总是不断的碰撞,交流,学习。不同地方的节目都各有特色,表演者们都积极的投入到相互“取经”的行动之中,博取众长,结实志趣相投的人,凭借文化之桥梁,构筑自己的朋友圈。 |
关键词:文化,演出,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