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提升应发挥农民的主角作用
农村面貌提升,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管理者。现阶段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还存在一些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角作用,应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从主体上看,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一些受教育较好的农民也跳出了“农门”,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自身素质低、致富技能不高的农民;存有小富即安思想的家庭,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就会返贫,缺乏改变现状动力;封建迷信的存在,农村文化主流的缺失,社会公德弱化,一些迷信活动吸引了村民的观看和参与;其次从认识上看,各级政府重视对公益事业补贴,但在宣传、引导、激励农民自觉参与这一伟大工程上做得很少,忽视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反而出现了“等、靠、要”的现象,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上级给钱,干部做事;再次从体制上看,现行体制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挥:农民的根本利益难以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失地就业及农民进城务工同工不同酬,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现在搞新农村建设,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大部分仍然需要农民出资出劳;农民创业缺少政策的支持,想创办实业,却没有资本,也得不到信贷、税收等政策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是让农民群众唱“主角”。要求各级要遵循农民群众是主体的原则,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村支部必须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一头冷一头热为两头都热,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要切实依法保障村民在村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定期组织群众开展评议活动,积极听取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杜绝“前建后损”、“重建轻管”等劳民伤财工程的出现。只有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才能把农村的闲置资本变成生产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农民自己的美好家园。 搞好培训,提高素质。全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治本之策。要培植一批“创业型”农民,以广大种养殖专业户、村干部、农民经纪人及返乡人员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引导农民由务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变;要提升一批“技能型”农民,根据市场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需求,开展采取“点菜式”培训、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岗前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培育一批“素质型”农民,针对农村陈规陋习和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水平。 |
关键词:农村,群众,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