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县:2万贫困农家喜种致富“摇钱树”
魏县沙口集乡乡长杨磊为农民群众讲政策、鼓干劲。任艳磊 摄 长城新媒体邯郸1月8日讯(记者 武萌 通讯员 王德峰 任艳磊)“这些外形漂亮、营养丰富的杏鲍菇就是用玉米芯、秸秆等农业废料长成的,这个项目既可以变废为宝、造福环境,又可以让大家增收致富。” 1月5日,在邯郸市魏县梨乡水城风景区后闫庄村,河北绿珍食用菌公司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该县沙口集乡党委书记李彦琛带领一百多位乡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前来寻求脱贫“致富经”。 来自河北工程大学的柳焕章教授正在给围在一起的干部群众介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
河北工程大学教授柳焕章为群众讲解技术。任艳磊 摄 魏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全县人口105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县委书记卢健介绍,魏县贫困县的帽子戴了30多年,贫困问题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也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 为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彻底摘掉“穷帽子”,近年,魏县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动员万名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因人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精准脱贫。首先,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561个行政村(居委会)精准识别,对仍存在的143个贫困村和全县各类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其次,产业扶贫促增收。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外人脉技术联系广泛、群众创业激情高涨等优势,大力发展劳务输出、股份合作经济、扶贫微工厂三大脱贫主导产业,引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开创“3+X”脱贫增收模式,开辟了贫困县脱贫发展新路径。第三,志智结合保脱贫。创新落实扶贫政策,开展企业管理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与高校和普通农民群众联姻结对,搭建“高校+公司+农户”就业扶贫平台,解决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资金、技术、市场难题。2016-2017年,该县2万余户8.6万余名贫困农民“喜种”产业脱贫增收“摇钱树”。
群众在沙口集乡政府会议室培训现场提出问题。任艳磊 摄 沙口集乡与河北绿珍食用菌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河北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科技支持,试点种植加培训推广,将企业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二茬底料再利用,帮助贫困户建立家庭杏鲍菇温室大棚“摇钱树”,贫困户月增收4000多元。“扶贫不仅仅是简单的救济米面油,更重要的是让困难群众有产业、有活干、有钱花,树起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乡党委书记李彦琛如是说。 沙口集乡刘屯村贫困农民王张凤在乡村和绿珍公司的帮助下,2017年10月建立一座80平米的庭院温棚,发展杏鲍菇种植。大棚里安装了智能温度、湿度计,绿珍公司技术人员随时了解大棚的生产条件,随时进行技术指导。经过辛勤努力,二十多天后,王张凤家首茬杏鲍菇采摘销售,收入3500多元。 “这是我家种的第二期杏鲍菇,已经卖了一千多元了”。在5日举行的全乡食用菌技术推广培训会现场,王张凤儿子牛社平采摘满满一电三轮杏鲍菇,兴奋地向干部群众推销产品和经验。 “全乡计划每村扶持发展三五个贫困户,申请扶贫资金、乡政府奖励补贴、帮助联系免息贷款等,与绿珍公司合作共赢,真正为贫困农家种上脱贫增收‘摇钱树’。”魏县沙口集乡乡长杨磊说。 |
关键词:魏县,扶贫,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