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邯郸频道欢迎您
县区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邯郸频道 >> 通讯员来稿

【美丽邯郸】最美古建筑
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7-06-20 11:02: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位于邯郸市涉县境内西北唐王峧山腰,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处,亦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这里群山叠翠,流水环绕,风景秀丽,为涉县古八景之一。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以宏伟奇特的建筑及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摩崖刻经而远近闻名,此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及石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据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此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可以说,这里又成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此建筑群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山上建筑群娲皇宫。

  娲皇宫设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上,宽广的平台上建有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木牌坊、皮疡王庙、水池房及山门等大小12座建筑。

  娲皇阁坐北朝南,背靠断壁,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高达23米,为四层楼式结构,歇山琉璃剪边顶建筑,依山就势,结构奇巧。一层为拜殿,二、三、四层分别为“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左右前三面均带有走廊,可以登临观望。背靠山崖处有8根铁索,凿崖而系,将楼阁缚在绝壁峭崖之上。据说,每逢游客云集之际,索即伸展,拥群峰以渲势,依悬崖以据险,夺天工以称奇,临清漳以蕴秀,涵摄了山川之钟秀,汇集了古建之精华,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瞰深壑,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故有“活楼”、“吊庙”之美称,堪称中国建筑之一绝。

  娲皇宫始建于中国古代的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于娲皇宫的兴建还有一段女娲补天的传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和鸟兽鱼虫,可是惟独没有人类,天神女娲就按照自己的模样抟黄土创造了人类。由于大地非常广袤,抟黄土造人又累又慢,女娲就将一根藤条伸到泥潭中,然后举起沾满泥浆的藤条向大地挥洒,这泥点溅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正当女娲为自己的发明高兴时,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原本一片祥和的宇宙,瞬时间变了模样,天塌了,地裂了,山林燃起了大火,大地一片汪洋。女娲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遭受如此大的灾难,难过极了,她决定挺身而出拯救人类。可是怎样才能补好残破的苍天呢?女娲想了又想,突然想起涉县凤凰山一带是最好的炼石补天之地,于是她迅速来到这里,开始炼五色石修补苍天。果然,天上的窟窿很快就补好了。可是女娲怕天会再崩塌下来,就斩下一只大龟的四只脚,以凤凰山为中心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牢牢地支撑了起来。从此“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就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建起了娲皇宫。其实,女娲造人、补天都只是传说而已,所谓的“后人”建娲皇宫,事实上就是北齐的高洋皇帝为自己建起的又一所离宫。由于群山叠翠,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是高洋皇帝往返北齐都城邺城与晋阳的必经之地,加之高洋皇帝生性奢侈,又爱大兴土木,尤其喜欢刻经雕像,所以就选择凤凰山兴建了娲皇宫。

  娲皇宫构筑严谨,雄伟壮观。整个神庙建筑群占地面积1437平方米,共有四组建筑。最高的主体建筑就是建在山腰石砌平台上的“娲皇宫”了,因娲皇宫是主殿,所以其它梳妆楼、钟鼓楼等都分列左右两侧。由于娲皇宫东、南、北三面依山而建,所以建筑紧贴峭壁,看似凌空雄峙。在娲皇宫楼阁后面的山岩绝壁上,还凿有八个“拴马鼻”,分别用八根铁链将楼阁紧紧拴在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上。起初的楼阁全部为木制结构,据说,当游客盈楼时,重心就会前移,铁链自然被拉直。因此,娲皇宫又有“悬楼”、“活楼”、“吊庙”之称,可谓中国古代建筑中动静结合的杰作。

  娲皇宫的建造正好迎合了当地关于天神女娲的传说。娲皇宫始建北齐,历经数代,屡遭焚毁,现存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复的。石窟中北齐的佛像已残缺不全,但是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据史料记载,娲皇宫的摩崖刻经是由北齐的第5位皇帝后主高纬完成的。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在娲皇宫古迹中,保存至今的北齐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娲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洞”、“蚕姑洞”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较为完好。

  眼光洞、蚕姑洞和拜殿三处石窟均凿于北齐,蚕姑洞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面阔2.6米,进深2.35米,高4米,面积6.11平方米。内雕蚕姑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的结尾部分。眼光洞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面阔2.6米,进深2.35米,高4米,面积6.11平方米。内雕眼光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拜殿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是最大的一处石窟。凿壁古碑:位于山上牌坊外右侧山崖上,刻于北齐天保年间,通高4.33米,宽1.33米。依山镌刻,龟座、蛇身、龙头。

  北齐摩崖刻经是娲皇宫古迹之精髓。据史料记载,娲皇宫的摩崖刻经是由北齐的第5位皇帝后主高纬完成的。刻经共有六部,按照古文写字顺序,由南向北依次是:一、《思益梵天所问经》;二、《十地经》;三、《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四、《佛说盂兰盆经》;五、《深密解脱经》;六、《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这些刻经的各段字体风格各不相同,有的为隶书;有的近似楷书;有的为魏体。字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分五处镂于崖壁上。一号刻经位于鼓楼与牌房之间的东面山崖上,高4.3米,宽7米,面积为30.1平方米,文约25000字。二号刻经位于蚕姑洞门外右侧的山崖上,高4.9米,宽1.86米,面积9.1平方米,文约7100字。三号刻经位于蚕姑洞内东、南面石壁上,高3.6米,宽9.26米,面积为33.4平方米,文约33300字。四号刻经位于眼光洞内东、南、北石壁上,高3.6米,宽8.59米,面积为30.92平方米,文约31000字。五号刻经位于梳妆楼后的山崖上,高4.2米,宽12.9米,面积为54.18平方米,文约41000字。

  刻经字体为隶书、楷书和魏碑体,“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娲皇宫的刻经,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刻字数量上,在北朝摩崖刻经中都为全国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它是国内摩崖刻经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处,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校勘中国佛教史籍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北朝书法艺术的精品,国内罕见。

  娲皇宫及石刻于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丽邯郸办公室)

关键词:美丽邯郸,最美古建筑

责任编辑:霍文龙
赵王集团30周年共襄盛举
2016年12月23日,河北赵王集团有限公司在赵国美食城隆重举行“赵王集团30周年‘赵王情·影视梦’颁奖盛典”。邯郸市文联、市影视家协会编剧导演艺术委员会、各影视传媒公司等受邀嘉宾和“赵王集团·情系邯郸30周年书画摄影诗词联文大赛”的组委会成员、获奖作者及赵王集团高中层领导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