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生缺口大 人才招不来 招来留不住
急救人员正在救护车上救治患者。北京市急救中心供图 急救岗位招人难 院前急救人员招不进、留不下,年纪大了没出路,急救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形不成业务梯队。 北京市海淀区急救分中心的急救医生大多来自河北省,只有3名京籍医生,被戏称为急救版的“京冀一体化”。近5年来,该中心编制内外离职人员80名,占到总人数的50%。 招不到北京籍的,就招非京籍的;编制内不足,编制外的补;招不到本科就招专科,只能退而求其次,门槛一降再降。北京急救中心是全国惟一拥有三甲医院资质的急救中心,该中心人事科长陈珊珊多年来却一直发愁招聘难。 “尽管我们一再降低门槛,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即可报名应聘,但仍摆脱不了无人问津的尴尬。”西安急救中心医务科科长肖梅告诉记者,去年该中心曾计划招聘6名医生,却仅有1人报名,最后因无法满足招聘程序,只好作罢。 根据西安市院前急救网络发展规划,到2014年底,全市急救系统从业人员应达到336人,其中医生112人。而西安急救中心目前在编医生仅为40人,与规划目标数相差72人,缺口率高达55.5%。 每个急救车组由医生、护士、司机各一人组成,每三四天轮转一次夜班。他们每天面对的病人各种各样,有传染病患者,有精神病患者,还有车祸、火灾、事故的伤者。他们注定要比医院的医生承受更大风险和心理压力。 肖梅说,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需“单兵作战”,同时,由于急救人员所处的救治环境非常复杂恶劣,家中、路边、事故现场或行驶中的急救车,都是急救医生的工作现场,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紧急医疗抢救,很可能造成意外人身伤害。 湖北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何辉说,院前急救医学特性强,针对病种复杂、涉及面广,往往病情危急,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判断与诊疗处理,因而对医生专业技术要求和综合应变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我国的急救中心有4种运行模式。一是独立型,救护车辆、急救人员全部归属急救中心,并负责调度、管理,不与任何医院挂钩,运行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代表。二是一体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一体,以沈阳市为代表。三是指挥型,救护车辆、急救人员归属各家医院,急救中心没有救护车与急救人员,只负责救护车辆的调度,以深圳为代表。四是综合型,以上几种类型兼而有之。总体而言,院前急救人员招不进、留不下,年纪大了没出路,急救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形不成业务梯队,成为阻碍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 人才流失常态化 -院前急救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远不及医院临床技术“高精尖”,专业发展空间狭小,职称晋升机会较少 张兵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有过留学经历,今年近40岁。他在北京急救中心干了10多年急救,车祸、跳楼、重病、疫情……什么样的急救现场都去过。最后,他选择了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从院前急救转身为院内急救。张兵说,再不走的话,跟同学们的差距不只是收入,更重要的是业务水平。 院前急救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为主,没有机会再接触病情,远不及医院临床技术“高精尖”。这就决定了院前急救医生的各类待遇不高、专业发展空间狭小、职称晋升机会较少等。 刘红梅说,我国急救医学发展时间短,体制不完善,还没有建起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急救医生评级只能挂靠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急救医生要全面掌握各医学科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说的“万金油”,不精通专科,给职称评定带来很大困难。 肖梅认为,院前急救工作性质决定了个人专业发展受限。由于院前急救仅局限于患者现场与途中的短暂医疗救治,只能以对症处理为主,专业难以向深度发展,与医院其他专业同年资的医师差距会越拉越大,这成为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院前急救岗位的原因之一。 出诊不同于坐诊,体力和体能是有底线的。37岁的北京急救中心李医生每接听呼救电话时,总会问一句有没有电梯。22年的急救干下来,血压、血糖都高了,拎着70多斤的急救箱爬楼时越爬越累。遇上爬6层的楼,感到自己都需要急救了。李医生说,急救只能“吃青春饭”。二三十岁跟车出诊一点问题没有,年龄再大点,体力和精力明显不支,胃病、腰椎病几乎成了职业标配。李医生最近找了不少关系,终于找到一份全科医生的新工作。再不走,他就过了该招聘单位的年龄要求。在北京急救中心,原先是大学本科学历的急救医生全部离职,急救人才面临断档。 陈珊珊介绍,一名医学本科生毕业后,需要3年的规范化培训。等到培训结束,不少毕业生已经被进修单位留下了。参加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还没等上手用,很快又被招走了。该中心与110名应届毕业生签署了三方协议,3年后只剩下50人,50%以上的人员流失。 急救中心成孤岛 -由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分开,急救医生无法流动到普通医院,亟须打开急救医生与普通医院医生的交流合作通道 一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的老人不时呼叫120急救。当急救车赶到时发现,老人只是要从医院回家。老人发现急救车上只备一名担架工,不高兴地说:“怎么不多来一个人?我们花了钱,你们一个人怎么抬?”在老人看来,急救就是急救车,急救车来了提供搬抬业务,急救医生和护士都得抬担架。 北京急救中心医务科科长胡南说,很多患者没有生命危险,他们拨打120,只是希望解决交通工具问题。这样一来,急救医生的角色便是抬担架的搬运工。不少急救医生是个子矮小的女性,她们宁可下岗,也不愿当高级搬运工。 武汉市急救中心姑嫂树路急救站站长柳新胜说,不少人无端占用有限的急救资源。家有瘫痪老人搬家时要120帮忙运送;还有的人提供假住址、假联系人,甚至恶作剧。 西安急救中心主任李学敏说,院前急救医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认可度较低,政府重视程度不高,患者和家属不理解。 刘红梅说,院前急救职能很明确,就是现场医疗救助和医疗转送。在生活中,很多人只是需要一辆急救车,或者是搬抬业务。对于那些不属于院前急救的特殊服务,应该开辟社会化服务渠道,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目前北京市急救立法正在征集意见中,借此推动全国性急救立法。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芳说,面对生命危险,医院必须首先抢救病人,但常常遭遇部分患者“逃账”的尴尬,救了人却亏了本。 我国院前急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拨款,同时向病人收取低于成本的救护车费和急救医疗费。以北京市为例,每出一趟急救车的直接成本约1500元左右,收费不足180元。院前急救介于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之间。“仅靠目前这种收费模式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尽管院前急救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收费是不可持续的。”陈珊珊说。 胡南介绍,如果内科医生从事急救,执业类别就会由内科变更为急诊(急救)。如果重新变回去,需要2年后经过高一级专业考核方可变更。对于其他专业医生而言,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担心以后连进病房的权利都没有了。 “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分开的前提下,急救医生无法流动到普通医院,急救中心成为一座孤岛。”刘红梅建议,打破人才流动障碍,放宽人才流动出口,建立急救医生与普通医院医生的交流合作制度,解除急救医生的后顾之忧。(本报记者王君平姜峰付文) |
关键词:急救中心,医院,急救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