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河北:乡村女教师郜艳敏与冬奥会
原标题:尴尬河北:乡村女教师郜艳敏与冬奥会 河北省最近出现在各种TL上的频率有点高。 由于北京的存在,河北一直是一个挺没有存在感的省份。这也难怪,直到清朝,河北还都被划在直隶,和北京捆绑在一起。什么叫直隶?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管辖的地方。而这个中央就在北京,所以河北嘛,天生就是北京的大丫鬟。 晚清重臣李鸿章,曾任直隶总督前后长达24年 韩愈云,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是唐代,关陇世族彼时窝在长安,而河东诸雄则隔着潼关和他们对峙,他们是帝国的反抗者。后来,他们赢了,也输了,金国人把首都定在了大都。大都后来成了北京,河北竟然成为了帝国的守卫者。这怕是古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于是几百后,曾经慷慨悲歌的勇士,都已经不见了,他们去哪了呢? 回到话题来。河北之所以刷屏,是因为如下事件: 日前,一篇两年前的《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让住在河北省曲阳县太行深处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再次被外界关注。据报道,1994年,郜艳敏被骗卖给人贩子,后被转卖、强暴,终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现在的公公,来到太行山深处的河北曲阳县下岸村。经几次自杀、逃跑,郜艳敏1995年曾回到家乡河南,后来自愿留在下岸村,2000年起担任村小学唯一的代课教师,获得“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被拐乡村女教师郜艳敏正在给山村孩子们上课 就是被这个事情刷了屏。然而我的关注点不光有河北,还有另一个关键词,河南。得知女儿被拐卖到河北山村做媳妇后,郜艳敏的父母就躺在炕上,整天不动。一年后,郜艳敏获准和丈夫一起回到家里。她问父母:“我能不能不回去了?”她抱着很大的希望,不想走了,但她等来的是父母艰难而尴尬的回答。“父母说,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无论你走哪条路,我们都会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希望你首先考虑公公婆婆他们一家人,如果你不回去,他们就人财两空了。我说,我们可以还他的钱。父母说,不是钱的问题,他们也是农民,不容易,买你的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另外,在咱们这个地方,结过婚的女子,再想找个好对象就难了……”一番内心挣扎后,郜艳敏告别了躺在炕上流泪的父母,跟着丈夫又回到了曲阳县的深山沟里。 农村墙上抵制未婚先孕的宣传语 难以想象,这样一件事情还会发生在中国。我看到了残忍的男人,自私的村民,茫然而懦弱的父母,以及被迫忍气吞声的女人。 就这样的事情,还能发生在中国,发生在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份。而且,就这样的事,还能评上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还能拍成电影? 我知道河北有在环京津贫困带里,我知道可能河北的官本位主义已经在长期“为北京服务”的过程中根深蒂固,我也知道农村是多么落后,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也能在河北被树立成典型? 更为河南感到悲哀。郜艳萍的父母没有让我看到一点儿女亲情在里面的痕迹。那是我的家乡,我为此更加悲哀。 如若说郜艳萍的悲剧还是小部分的恶作剧,那么将之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则是公共之恶了。 但是,即使这样,看起来河北短时间内还离不开北京。 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张家口桥东区各界人士聚集在龙泉广场,进行了精彩的锣鼓、健身操、歌舞表演,欢庆申冬奥成功。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 如果不是因为河北给北京输了那么多的血,相比北京也不会觉得“这个丫头挺听话带上她吧”。 就像郜艳敏,她逆来顺受惯了,竟因此而得奖赏。 真是讽刺啊,若你将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比较,你看到的不光是曲阳县,不光是河北,还有北京,还有中国。 |
关键词:尴尬,乡村,女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