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别让安全意识和孩子一起“放假”
暑期是学生意外事故高发期。前天,三名小学生在北京通州区于辛庄潮白河橡胶坝处玩耍时不幸溺亡,而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在潮白河溺亡的学生已有十余人,并均发生在暑假。溺水、车祸、拐卖、摔伤、食物中毒……安全警钟屡屡敲响,如何保护孩子的暑期安全? 家校联合共保学生安全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家长与学校间有效沟通,暑假前,很多中小学校向家长发放了《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在阅读后签字并交回学校。据了解,《致家长一封信》内容主要是让家长加强暑假期间对孩子的安全监管,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暑假。除了对家长的叮嘱,许多学校在暑假前也对学生进行暑期安全教育。据辽宁省凌海市实验小学介绍,学校在暑假前还开展了防溺水活动,向学生发放了《度汛须知》,此外还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教育。 除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外,许多生活在城市的父母表示,他们并没有忽略孩子的暑期安全。在北京打工的印师傅,他的儿子在江苏南通老家读初中。印师傅说,由于今年江苏汛情严重,他怕孩子在老家的池塘、河边玩水,所以孩子一放暑假,他就赶快把孩子接到北京来由孩子的母亲看管。“这样一是确保孩子的安全,其次也拉进了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让他多和我们亲近亲近。”印师傅说。 然而,由于许多父母并不“放暑假”,所以爷爷奶奶就成了孩子暑假期间的监护人。据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介绍,孩子暑期报了兴趣班,每天上、下午都要去兴趣班上课,而上、下学的路上就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接送,保证孩子的安全。 农村家长安全意识不强 相比于城市的孩子能够在暑期得到比较严密的监护,农村孩子的暑期安全更值得关注。在暑假期间,农村孩子大部分处于“放任”的状态,这样一来,非常容易发生溺水、食物中毒、摔伤等事故。 小阳(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大连打工,他一直由奶奶照顾。暑假期间,小阳被奶奶带回乡下老家。奶奶说,她的孙子每天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起外出玩一会儿。她认为,村里人员构成比较简单,孩子又很听话,所以不会出什么危险。 除此之外,在农村,许多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不强,很容易让孩子处于危险的境地。保定清苑县石庄村的刘春(化名)告诉记者,几天前的一个雨天,他带5岁的女儿从外面回家,女儿在一个井盖旁摔了一跤,啼哭不止,他当时也没有在意,回家后才发现女儿的一条腿上有一个近一寸长的口子,流血不止。他认为,在他们村里,许多家长都比较粗心,不会在各方面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专家建议:应加强孩子安全意识与技能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马雷军表示:现在的小孩并不缺乏安全知识,缺乏的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比如:溺水自救、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技能。这些技能的缺失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北京玉泉小学高峰校长认为,现在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不具备对危险情况的处理能力。小孩应该在生活中感知到什么是危险,危险将会带来什么,怎样处理危险。同时,高校长还表示: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生命至上的意识。 马雷军认为,学生安全问题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学校和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每年发生的学生意外死亡中,仅有3.6%发生在学校,绝大多数的意外是发生在校外的,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导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马雷军说,行政部门应该加强河道和湖泊管理,尤其是在暑期时,要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青少年下水游泳。 其次,对于交通事故致青少年伤残或死亡这一问题,马雷军说,其实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有很多时候都是机动车违规造成的,并不是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因此,他呼吁整个社会交通体系应该形成“车辆主动避让行人”的风气。最后,马雷军强调,保证学生安全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要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安全得到保证。 |
关键词:孩子,暑假,学生,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