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规则是文艺评奖的关键
最近从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上传来消息,文化部正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一批、精简压缩一批,总体减少60%以上。政府主管部门主动压缩评奖数量,也相应地减少了腐败寻租的空间。可以肯定,今后我国文艺评奖将进入一个少而精的新阶段。 但数量减少只是第一步,质量提高才是根本目的。以往文艺评奖有“多而滥”的痼疾,“多”容易解决,坚决取消不办就可以;但“滥”就相对较难解决,因为制约评奖质量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文艺评奖不像体育比赛谁高谁快一目了然,文艺评奖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能不能把奖评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则。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制定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则并严格执行,是提高文艺评奖质量的不二法门。规则可以说是文艺评奖的关键。 一些影视评奖和音乐评奖之所以频繁出现“双黄蛋”“三黄蛋”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评奖规则里压根儿就没有相应的条文,主办者甚至可以临时决定具体的奖项设置,完全成了因人设奖。 反过来说,如果评奖规则制定得公平公正、科学周密,就会极大地提升评奖质量,从而推动文艺创作。有个故事颇能说明规则公平公正对文艺健康发展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今天世界各地的交响乐团里普遍有女性演奏家,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女性极难进入交响乐团,即使她们演奏水平很高也不行。作为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欧洲的交响乐团认为,古典音乐是白种男人的专利,女人和亚洲人、黑人是不能从事这一行业的。但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为了公平地挑选乐手,一些欧洲乐团开始实行幕布考评,即在评委和表演乐手之间升起一块幕布,选手只有编号不报名字;有的严格的乐团甚至规定如果高跟鞋在地板上发出了声响,该选手都要下去换鞋换号码重新演奏。结果,不少乐团评委吃惊地发现:被选中的乐手竟然是女性和外国人。在随后的30年里,随着幕后试奏的普及,美国顶尖管弦乐团里的女性增加了5倍。幕布考评规则的确立不但使女性演奏者得到了公平的机会,也大大提升了交响乐团的演出质量,推动了交响乐向更高水平发展。这就是规则的威力。 近年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知名奖项都在网络等媒体上公开了评审规则、评委会组成以及最重要的投票情况,让社会大众对整个评奖有所监督。规则透明了,就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特别是投票情况的公布,使评委的倾向性无所遁形,客观上既保证了评奖的公正,也保护了评奖的声誉。即使有的投票引发争议,那也只能说明某评委的个人喜好,不会使人怀疑整体评奖的客观公正。 在清理压缩评奖总量的同时,有关主管部门也要对文艺评奖的规则做一番调查清理工作,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体现公平公正的规则,已成当务之急。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07日19版) |
关键词:文艺,规则,评奖,乐团,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