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县道观遗址发现2座明朝道士石灵塔
新华网石家庄3月16日专电(记者李俊义)一块距今百余年的铁路地界桩在河北唐山火车站附近被发现,据史料考证,这块界桩属清代遗物,已经在地下沉睡了108年。它见证了唐山作为中国铁路的发源地的百年历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的铁路文物。 这块界桩为方柱形水泥制品,边长为0.21米见方,全高约1米,出土时根部部分腐朽,桩上的文字“PMR京奉路”清晰可见。 史料记载,唐胥铁路建于1881年,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堪称中国铁路的发源地,铁路唐山站(现唐山南站)是“中华第一站”。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开滦煤炭外运远销。1888年,唐胥铁路延至天津,1893年又向东延伸至山海关,全线称为“津榆铁路”。之后这条铁路继续延长,至1907年,北京至奉天(今沈阳)铁路全线开通,全长1042公里,成为当年贯通山海关内外的唯一铁路通道,清政府即将该路定名为“京奉铁路”。为了界定铁路的土地地界,于是在铁路线两侧约半华里埋设一块写有“PMR京奉路”地界桩,用以区分铁路与地方政府的管辖权。 据多年研究唐胥铁路历史的民间铁路专家李国明介绍,出土的这块界桩全高应为1.07米。从十九世纪末起,这条铁路的运营大权已受英国人控制,因此铁路局内的办公行文流行中英文并用,铁路界桩上的文字也不例外。“PMR京奉路”上的英文“PMR”,分别是Peking(“北京”旧时的写法)、Mukden(穆克顿,“奉天”满语的称谓)、Railway(铁路)的词头,意为“北京穆克顿铁路”,与汉字“京奉路”的含义相符。由此认定“PMR京奉路”是京奉铁路时期设置的界桩,启用年代约为1907年。至1929年,“京奉铁路”易名“北宁铁路”后,地界桩改设为“北宁路界”桩了。新中国成立后该路更名为“京沈铁路”。 |
关键词:邯郸,铁路,界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