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产业转型催生工业经济“华美转身”
由昔日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到现在邯郸东部崛起的排头兵、领头雁,肥乡县的工业经济经历了一场由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华丽“蝶变”。县委书记殷立君说:“肥乡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我们就是抓住了‘工业立县’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锻造崛起‘引擎’,增强核心竞争力。” 2013年,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入统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4.28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7.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28.89%,比2010年提高11.36个百分点。 “无中生有”激活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该县针对县域工业基础薄弱现状,抓项目扩增量、抓企业优存量、抓服务提质量,在全力推进工业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同时,确定“统筹兼顾,突出工业,每年百项,三年倍增”发展思路,每年抓好100项重点项目,持续攻坚项目建设,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总量突破。 新兴际华是世界500强企业,今年3月,投资22.1亿元在肥乡建设科技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项目,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车船用发动机数控混燃系统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和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如今,在肥乡县,像这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冠雄数控、德器龙中笼滤水装置等20余家。 “工业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占到主体地位,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县工信局局长王月琴高兴地说,今年以来,该县已争列省重点项目11个,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00.8亿元,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52.3亿元,形成“谋划储备一批、落地开工一批、加快推进一批、竣工投产一批”梯次推进发展格局。 “有中生新”增实力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该县通过实施企业技改、加强企校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对标行动、争创品牌名牌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科技含量,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肥乡县远达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作坊式小企业,近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对标先进,创新不止,先后进行三次扩建提升,实现由生产全挂车为主向生产半挂车为主转变,生产半挂车为主向以生产各类环卫车为主转变,环卫车生产由人工组装向全自动智能组装转变,成为工业企业“有中生新”发展典范。目前,即将投产的环卫车扩建项目,由原来的人工组装全部升级为全自动智能组装,环卫车生产能力将达5000辆,预计2015年销售收入可突破10亿元大关,比2005年增长100倍。 在提高技术含量、扩能增效的同时,该县还延伸产业链条,做好产品精加工、深加工,提升经济附加值。2013年圣雪海羊绒公司与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合作开发“水墨藏绒”高端羊绒品牌,产品出口到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在邯郸市服装类企业名列第一,在全国羊绒业名列第三,成长为全国羊绒行业百强企业。太极酒业公司利用本土丰富的圆葱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圆葱深加工,研制出圆葱酒、圆葱酱、圆葱泡菜和圆葱茶等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家空白,由一个专业生产白酒的企业成长为一个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 现在,该县已有4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企业列入全市百家成长型企业,2家企业列入省“两化”融合重点企业。 “政策助推”添动力 该县把工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相继制定出台《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实施意见》、《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强引导,大力支持,搞好服务,营造工业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为加快发展,该县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列入“六大”攻坚战之一,在传统产业升级、企业管理、产品提升、产业整合、培育上市等方面,确定三年推进提升目标和推进措施,提升质量效益,加速转型升级。健全完善优惠措施,在促进企业入统、强化创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支持重点,县财政列支3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并在税收、土地和融资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该县对标先进,选派优秀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企业挂职锻炼,助推发展。并加大奖励措施,对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进入入统企业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企业5万元奖励;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建立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规模以下成长型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行一企一档,加强政策支持和培育力度;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成功升入规模以上入统企业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企业2万元奖励。(李运强) |
关键词:产业|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