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10-3115633  15373823576
县区:武安 | 涉县 | 永年 | 魏县 | 大名 | 邱县 | 馆陶 | 临漳 | 成安 | 峰峰 | 磁县 | 肥乡 | 鸡泽 | 广平 | 曲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邯郸频道>>人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或加速高端人才回流河北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4-06-11 10:05: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春节前后还计划“闯京城”的毕业生康伟志,几经盘算,最近已决定到石家庄一家通讯公司入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后,河北的发展空间应该会更大。”他说周围的不少朋友都意识到河北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本报日前对12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八成毕业生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是河北的重大机遇,选择留在河北的多达93人。另有27人则更看重京津冀协同发展后三地人才的无障碍流动,倾向于向京津发展。

  镜头1: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始回流河北

  和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旋律,三地今年将共同推进人才互通互融,互准互认,共享共建。在不久的将来,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聘任证书等有望实现互认,人才在京津冀区域流动无需重新申报、换证。

  宏观政策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许多曾经选择“北上广”就业的河北人才,也开始逐渐回流河北就业创业。

  ◇访谈

   “河北的就业机会也很多”

   出镜人物:康伟志河北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

  5月初,康伟志应聘了石家庄一家通讯公司,已经通过面试,现在正等着去参加集体培训。毕业后直接回石家庄找工作,是他和家人共同的选择。“也想过去北京闯荡,但家在河北,将来把父母接去的可能也不大。”康伟志说,再想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下,河北的前景会更好,机会也更多,就决定不再去北京了。“对于我们的专业来说,找工作并不难。大家考虑更多的还是有没有发展空间、离家近不近,是不是生活压力会小一些。”因此,康伟志的同学中,找到工作的人中大多留在了河北,去北京天津的比较少。

   “河北更适合安家”

   出镜人物:曹星(化名)河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今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曹星正在准备论文答辩,今年3月份,她在石家庄的一家设计公司找到了实习的岗位。对她来说,选择石家庄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这里安家很划算。

  25岁的她有个男朋友,两个人准备在毕业后结婚。男朋友的家在保定,她的家在邢台,石家庄距离两人的家都不远,这里的城市节奏也更适合生活,因此两人都选择在石家庄找工作。“毕竟在北京买房太不现实了,我们两家能力有限。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石家庄的消费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就在这里了。”曹星也很羡慕北京更多的工作机会,但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她感觉即使留在那里,过几年也还是要回来。

   ◇调查

   约八成毕业生看好河北发展

  在本报对120名毕业生的调查中,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后,去京津将更便利,选择向京津发展的有27人。而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是河北的重大机遇,选择留在河北的多达93人。

   ◇观点

   今后几年人才回流或明显

  河北搜才网职业指导师孙佳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就河北而言,近些年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的人才回流呈减弱趋势。主要原因是北上广一些大城市虽然工作压力较大,生活成本较高。但对毕业生来说,大城市的行业广、企业多,求职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企业管理体制更完善,可为个人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有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然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产业向河北迁移,将给河北毕业生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预计今后几年,人才回流河北的趋势可能会变明显。如果户口、职称、社保将来实现了区域内无障碍流动、互认,无疑将会更促进人才在京津冀区域内的流动。

  镜头2:“北漂族”回乡决心更坚定了

  对于河北的毕业生来说,能够在北京工作是很好的机会,但是高房价、空气质量差、生活节奏快,也让他们意识到留在北京不会是很长的时间。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有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闯荡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到更适合生活的家乡。

   ◇访谈

   月薪过万抵不过乡情

   出镜人物:林振民河北农业大学海洋技术专业

  去年毕业的林振民的家乡在沧州,毕业后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我也不会面试,连怎么着装都不知道,刚毕业的学生在北京找工作不那么容易。”现在在北京月薪过万的他,回想起当初的日子,还是很感慨。“四处奔波着找工作却不断碰壁,偌大的北京城却没有自己一处落脚的地方。”他说那些日子心里烦透了,直到几个月后签了工作,日子才算步入轨道。

  如今,已有女朋友的他也打算买房子结婚了,五一期间他和女友回沧州看了看房子,首付十几万元,比北京买房负担轻多了。“我想在北京作出点成绩后,就在沧州找一家合适的公司跳槽回家。”小林说,近几年沧州发展不错,相比车多人多、生活节奏快的北京来说,沧州是自己认定的归宿。“家里的各方面都比较熟悉,而且即使在家里一个月挣3000块钱,也比在北京挣一万过得舒服。”对林振民来说,在北京工作只是个过渡。

   ◇调查

   近五成毕业生选择到大城市镀金

  毕业后,你愿意到大城市就业,还是到二三线城市或基层?当记者就就业地域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时,近五成毕业生提到了毕业后,首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发展空间大,机遇多”“哪怕最终选择二三线城市生活,趁着年轻也总得到一线城市接触下行业的最前沿吧!”“有了一线城市的工作经历,到二三线城市求职更有自信”,这些是他们提到的各种理由。

  据统计,120名受访者中,27名毕业生求职首选大城市,31名毕业生选择先去大城市锻炼两三年后,再到二三线城市谋发展。共有58名毕业生选择了到一线城市就业,约占50%。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有机会成熟“回流”河北的打算。

  另有46人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16人选择到县城等基层就业。

   ◇观点

   河北京津揽才瞄准高精尖

  京津是人才高地,人才济济。省人社厅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借智京津,助推河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谓正逢其时。

  日前在廊坊举办的“第三届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招才引智大会”上,来自河北省的企业就把招聘的目光投向了高精尖人才,上百万的科研经费、十多万元的安家费,还有生活补贴、子女入学、随迁家属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着高端人才驻足。有用人单位表示,前来应聘的高端人才中有1/3是之前从河北走出去的。

  省人才市场副主任张毅表示,以往高端岗位是京津企业在河北的一大卖点,河北很多行业的优秀人才被北京挖走了。现在,这些优势人才开始回流了,他们将为河北发展增强动力。

   镜头3:基层多是毕业生无奈的就业选择

  对于很多条件并不是很好的毕业生来说,面对北京和天津实力雄厚的济济人才,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并不大。他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先回到较小的城市积累工作经验,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去大城市闯荡,圆了自己的梦。

   ◇访谈

   “县城只是我积累经验的基地”

  出镜人物:张春升廊坊师范学院旅游管理

  2013年毕业的张春升在涞源县城工作,回到家里上班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曾在北京的一个旅游度假村实习的他,十分向往繁华都市的各种机会和优厚条件。“留在北京的话,我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千元,那边的花销也很大。加上家里人坚持让我回来,最后只好到县城工作了。”现在,在县城一家旅游公司上班的他每月工资1200元,基本够吃够喝了。

  对此,张春升还是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他想着还能有机会去北京多挣点钱。虽然希望不太大,但他也给自己规划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如果去不了北京,我就明年就在县城开个小旅行社,积累一些客户资源和工作经验,然后再去北京。”在他看来,县城就是自己积累经验的基地,将来还是要去北京发展。

   ◇调查

   仅一成毕业生选择县城就业

  在对120名毕业生意向就业地域进行调查时,仅有16名毕业生选择留在县城,原因是生活成本低,节奏慢,更舒适。另有65名,超半数毕业生表示找不到理想工作时,选择去中小城市锻炼,积累经验后再跳槽到大城市。还有20人表示就业时首选县城,更能锻炼自己,三五年后再去大中城市发展。

  另有19人表示不会去县城就业。暂时找不到工作时会待业,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

   ◇观点

   基层岗位供求明显错位

  省人才市场副主任张毅表示,当前,基层就业能够被大部分毕业生所接受。但在实际环境下,受地域、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扰,毕业生更多把基层当成踏板,基层岗位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从主观愿望看,仅一成多毕业生愿意留在县城。这与我省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在县城的状况存在着明显的错位。他认为,一方面,政府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的政策还应该更具体、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基层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让毕业生没有后顾之忧。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霍文龙

相关新闻

赵王集团30周年共襄盛举
2016年12月23日,河北赵王集团有限公司在赵国美食城隆重举行“赵王集团30周年‘赵王情·影视梦’颁奖盛典”。邯郸市文联、市影视家协会编剧导演艺术委员会、各影视传媒公司等受邀嘉宾和“赵王集团·情系邯郸30周年书画摄影诗词联文大赛”的组委会成员、获奖作者及赵王集团高中层领导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