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砖塔胡同启动修缮 鲁迅曾在此居住
砖塔胡同修缮工作已经启动,上午工人正在施工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西城区获悉,该区今年将对29条胡同街巷进行综合整治,其中将打造15条精品胡同,鲁迅和张恨水曾居住过的砖塔胡同榜上有名,目前已启动修缮。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丁字路口以西,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自元大都时代即有文字记载并沿用至今的胡同,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今年9月,砖塔胡同将“返老还童”。 前世三朝戏曲繁华地文坛泰斗留下足迹 砖塔胡同以其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著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在他圆寂后,有人修了这座塔。 砖塔胡同在北京的发展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元、明、清三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把演杂剧的戏院叫做“勾阑”。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和勾阑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 到了明代,在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这样,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 清代,砖塔胡同作为了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但不久,这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 民国时期,砖塔遭遇劫难,被一家羊肉铺占据,砖塔塔院成了羊圈,杀生取羊命,全在万松老人塔下进行。 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才逐渐成为住宅区,但作为鲁迅和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砖塔胡同依旧保持着不小的知名度。 今生墙面破败电杆林立居民称不修危险 现在的砖塔胡同挤满了居民住房,500多米长的胡同里“混搭”着众多低矮平房和二三层小楼。记者上午走进胡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线杆林立,不少杆上电线缠绕。行走于胡同间,不少破败的墙面分外刺眼,一些已经剥落的墙面被施工人员用水泥糊住。 胡同里几棵树上贴着《通告》,上面写着“因为胡同施工,请把车挪走”。记者看到,门牌20多号到40多号一段正在施工。 记者绕了半天,好不容易打听到了鲁迅曾经的住所,可完全看不到鲁迅的印迹,只有一个门牌:84号。门外,各种小广告张贴着。门虚掩,从门缝看进去,里边杂乱无章,窗子残破,有的连玻璃都没有,里边还有颜色不一的建筑,可能是后来搭建的。 砖塔胡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先有砖塔胡同,而后有了北京城”,可见塔的历史悠久。说起这塔,遛弯的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好像打开了话匣子,“你可不知道这里,好多名人住过。” 老人像介绍一本书一样地说着胡同的过去。边说还边指:以前孩子们爱在这个地方乘凉、拍洋画儿。那个地方以前是个小店面…… 说到现在,老人直摇头。“你看这电线杆,你看现在这房子。”听说要整治环境,老人说早就应该做了,这都是老北京的东西,“不修很危险。”对于此次修缮整治,不少住户均称早就应该修了,但也有住户担心,修缮整治会不会将这条胡同“翻新”,而失去了古建的风味,失去了胡同承载的历史意义。 整治修旧如旧复原旧貌古韵 为了使老胡同复原旧貌,此次整治施工内容包括拆砌墙体、翻建房屋、下水改造及地面硬化、屋面整修、制安铁艺护窗栏、门楼改造等。 同时,将依托古建技术等工艺,着重体现古建做法的多样性,延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持传统街巷特色。建筑原有的旧青砖、砖雕等都将被保留,施工中修旧如旧,保持古韵古色。 据介绍,西城区将把修缮工程与改善胡同百姓居住环境、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聘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专项设计,在景观上适当增加砖雕、石刻等古典装饰,全面改善老旧平房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充分彰显古都风貌,提升北京历史古都的国际形象。 据悉,砖塔胡同的修缮工作将于9月完工。 其他今年重点修缮“中轴线”文物 今年,本市将重点开展中轴线、西山、长城、圆明园等在内的文物保护修缮计划等。目前,西长安街地区的羊皮市胡同、大秤钩胡同,金融街地区的头发胡同,新街口地区的前帽胡同、后帽胡同、大帽胡同,什刹海地区的大拐棒胡同等街巷综合整治工程也已全面开工,预计年内陆续完工。除了对胡同修缮整治以外,西城区还将对近200处有隐患的文物进行修缮保护。 东城区则将对灯草胡同、菊儿胡同等30条街巷胡同和李村东里、长青园等14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对大羊毛胡同和柳罐胡同道路实施大修、安德路47号院道路进行改造。 此外,今年东城区还将继续腾退修缮一批文物及历史建筑,推进清华寺和法华寺的腾退与修缮,争取早日恢复这两座明代古寺的原貌。(记者周超) |
关键词:修缮,砖塔,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