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文化周举办 "下关沱茶"制作工艺亮相
文化周上,工作人员在展示非遗“甲马”的制作过程。 “领略风花雪月风情,品味苍山洱海神韵。”12日至18日,以“幸福大理、魅力白州”为主题的“大理白族文化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在文化周上,摄影展、白族服饰展、工艺美术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旅游宣传推介、白族民居建筑等齐齐登场,带来别具特色的白族风情。其中,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颇受关注。 在“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展示厅,制茶师傅们将茶叶称重、蒸软、揉制到压制成型,现场展示下关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制茶师傅杨永说,“下关沱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产品远销省外乃至国外。“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加入了制茶的队伍。” 大理州文化局局长王峥嵘介绍,大理州对有市场前景的非遗进行了生产性保护。“非遗走向市场后,出现机器化、流水化生产,过多用机器代替手工,传承肯定会遭到破坏。于是我们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要求传承人带多少徒弟,规定制作手工品的数量等。”另外,还与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和年度承诺书,年底对传承人进行年度考核,并兑现传承人补助经费。“在推动非遗进入市场的同时,保障非遗传承。” 据介绍,大理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省级35项,州级66项,县级200余项。在对全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保护体系。针对不同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传播途径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进一步完善以抢救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构成的科学的非遗保护方法体系。 对县级非遗“甲马”就属于抢救性保护。甲马是中国民间宗教进行祈福祭祀等活动时用来待焚烧的纸制品总称,甲马上印刷的飞禽走兽山川等,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甲马在当下也处于濒危的境地。对此类非遗进行的抢救性保护,包括利用文字、音像、图片对濒危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记录,整理建档,结集出版等。 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剑萍表示,非遗保护中最困难的是空间保护,大理州作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对自然生态空间、人文生态空间和经济生态空间实施整体保护。在非遗空间保护上,大理州建立传习所,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学习。记者王珏摄 |
关键词:文化周,大理州,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