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邯郸馆陶古高庄村: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提质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郝立翠
2021-11-20 12:32:3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霍文龙 通讯员 郝立翠)近年来,邯郸馆陶县寿山寺乡古高庄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党建为引领,以村民素质提升为抓手,以文化润民为支撑,全面深化乡村治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培树文明新风……

  一路走来,古高庄村乡村治理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法治意识越来越强、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绘就了一幅村美民富人和谐的幸福画卷。

  日前,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中,馆陶县寿山寺乡古高庄村成功入选。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提质

  初冬时节,寿山寺乡古高庄村正在由党员干部带头,对街道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人人参与,自觉将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村庄变美了,村民们生活得更舒心。

  今年以来,古高庄村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5次,清理垃圾16吨,房前屋后垃圾杂物310处,清理坑塘4个。

  “以党建为引领,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古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古关发介绍。古高庄村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精准排查村民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30多年来从未发生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干群齐心,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现跃升。

  改善环境 幸福指数提升

  曾经的古高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村东头的一处废弃坑塘经多次整治,收效甚微。为彻底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古高庄村下大力度把垃圾坑改造成了文化广场,还配备了健身设施,曾经人人厌弃的废臭坑成了人人喜欢的好去处。

  “以前看县城的人跳广场舞,心里十分羡慕,自己在家里跳也没那个气氛。现如今好了,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解了我想跳广场舞的‘馋’,每天晚上跳一跳,心情十分舒畅。”54岁的孔爱青白天在箱包厂上班,晚上带着小孙子来到村中文化广场,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据介绍,古高庄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新建水泥路12000米,街道胡同全部硬化,修建村“两室”5间160平方米,增容变压器4台,建设大型文化广场一处2435平方米、群众娱乐场所3处260平方米,改造自来水管道2万多米,投资12万元建设了街心公园一处,安装83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万元铺设了排污管道,配套建设供暖、绿化、卫生、垃圾分类转运等基础设施,所有农厕全部改造,村中建立了保洁队伍,日常保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发展产业 确保群众增收

  现如今正是农闲时节,但古高庄村红薯粉条加工厂内热气腾腾,机器隆隆,和粉、漏粉,人工捞粉、洗粉、搭粉、上架、晒粉有条不紊,一派繁忙景象。“在村里就能上班干活,方便多了。”村民古新美说,她在这里工作了半年时间了,每天能挣200元,也不耽误家里的事情。

  “粉条经过冷冻,再拿出来晾晒,到下午三四点钟就能收。”村民古延朝正在将冷冻后的粉条装上电动三轮车,准备拉到离加工厂不远的粉条晾晒场,那搭满了粉条的晾晒场规模壮观,成了该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的粉条产业越做越好,市场上供不应求,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红薯产业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千亩红薯基地,鼓励村民种红薯,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把红薯品牌打响叫亮,力争群众集体实现双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古关发信心满满。

  同时,该村还通过群众把自己闲置的土地委托村两委统一管理,用来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获得收入一部分用作村集体收入,一部分用来补偿群众土地收益。通过引入光伏发电项目,11户群众户均年收入增加2100元。通过引入孔雀养殖项目,每户每年纯收入可达到3000元。通过对接雄安新区项目业主,引进拉链生产企业入驻微工厂,解决就业岗位40个。

  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拂面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2016年以来,古高庄村每月举行一场孝心饺子宴,邀请村庄65岁以上老人及周边村老人代表前来品尝水饺、欣赏文艺节目,营造了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孝老文化和传统美德。“饺子宴头一天,在村里大喇叭里一通知,第二天就有不少村民主动过来包饺子。”古关发说,饺子宴成了村里的一大特色,不仅吃出了香,更留下了情。村里的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村民们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关系更加融洽。

  村里每年表彰一批孝老爱亲模范、好媳妇好婆婆,代秋红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春天,她的婆婆出了车祸,在床上一躺就是一个多月,代秋红经常把村里每天发生的事情跟婆婆说,让婆婆有个好心情,村里人都夸她这个媳妇比闺女都亲。“我们在村委会指导下成立了村孝心委员会,具体负责村民养老敬老工作的实施和监督。”孝心委员会负责人古金桥说,孝心委员会还负责办理孝老卡,发动村民积极自愿缴纳赡养费,建账立册,鼓励村民竞相孝敬老人,倡导孝老光荣的理念,在全村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红白事大操大办曾是乡村陋习,古高庄村红白理事会以倡导本村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的目的为理念,出台了古高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对于喜事,饭菜标准每桌不得超过300元,酒每瓶30元,烟每包10元;白事不设席不设酒,烟每包5元,来宾、帮忙人员一律吃大锅菜,除子女外所有吊唁人员一律不分发孝布而改为佩戴自制白纸花,仅孝布一项即可为事主节省近千元。

  古高庄村充分利用学校、文化广场、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利用自编小品、快板、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引领农村社会风尚。

  “村里常态整治不良习俗,近年来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减轻了群众负担,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乡风文明。”古关发说,正是这种从里到外的改变,整个村子的文明之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

 

关键词:馆陶,党建责任编辑: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