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贫困群众一起包饺子
2018年3月,新春伊始,我被组织委派至北皋镇北街村驻村扶贫,而且一驻三年。
那天的情景和心情至今记忆犹新,春寒料峭,阴冷的空气里夹杂着寒风。我带着未知而又忐忑的心接下了这项光荣而又具有时代性的艰巨任务,思考着扶贫怎么扶?做什么?该如何做?
初进北街,打扫着满是灰尘的驻地卫生,内心一片茫然,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三年的时光在这个陌生的村庄该如何度过,一个医务工作者走上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从此开始尝试人生的另一种工作和生活模式。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渐渐的熟悉了村情村貌以及每一户致贫原因和现状,内心由迷茫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我带着对乡亲们的深厚感情,开始了详细的入户走访和摸底工作,带领工作队一行三人每天穿梭在每一户党员群众家中,动之以情促膝长谈,深入了解贫困户的所想所需,事无巨细的用心记录,天长日久渐渐的取得群众的信任。
义诊现场
半年过去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视如亲人,我们的情感已经深深融入了这个村庄。有事找工作队,成了大家的常态。贫困户李俊的老伴是个外地媳妇,户口问题十余年一直未能解决,老人带着积攒多年的情绪向我们发牢骚。得知情况后,我们联系乡政府、派出所,并和原来的户口所在地进行沟通。几经周折,老人终于不再是“黑人”了。十几年的问题一朝被解,老人激动的双手颤抖,握着我们的手红着眼圈说:“感谢你们帮我去掉一块心病。”在工作队的鼓励下,老人做起了打烧饼的生意,每月能卖一千多元,顺利脱贫,从此生活无忧。老人专门邀请我们,到家吃顿家常饭。盛情难却,我们和老人一起在家包饺子,其乐融融,不似亲人胜似亲人。老人激动的说:“户口解决了,收入增加了,生活越过越有味了。”
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
期间,五保户李付清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受伤。工作队接到电话,立即开车把老人送到北皋卫生院检查治疗。拍片排除骨折后,对其伤口进行了处理,随后隔日一换药。一周后老人伤口沾水,加上天气炎热,出现感染。我们帮助联系外科医生到家中换药,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老人伤口痊愈。分包县领导苗俊岭主席到家中看望老人时,老人激动的说:“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胜亲人!”。
三年来,工作队和群众水乳交融,有事没事到家里坐坐,陪他们拉拉家常,为他们讲解政策,已成为我们的习惯。每年两次组织医疗专家组为贫困群众体检身体,有慢性病的帮助办理慢性病证,发放医疗减免卡,确保了北街村群众没有一户因病返贫。
今年春节前夕,举国上下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工作队两名队员一个丢下家中刚出生的婴儿,一个丢下身体不适的孕妇,带上口罩和消毒液投入防控疫情的一线。那天天气特别冷,还下起了雪,因大路卡点排查交通有点堵塞,我们就开车从小路绕行。因为躲避行人,车辆滑入路沟,幸好人员无恙。我们留下一名队员等待拖车,我和一名队员带上口罩和消毒液步行30里到村。随即开始入户排查登记,挨家挨户发放口罩和消毒液,向他们讲解防护知识,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一人一个健康档案,每天叮嘱他们测体温,做好详细登记。随着疫情防控深入推进,村两委组成临时党组织,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明确到人,专门购买消毒喷洒车,每天对全村大街小巷喷洒消毒。贫困户李俊江老两口看到我们就说:“有你们这三个孩子在,我们什么病毒也不怕,对我们如此上心,大娘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群众每一次无意间的赞扬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基层工作虽苦,但看到一双双感激的目光,听到一句句感谢的话语,觉得再苦再累也值。
群众送来了感谢的锦旗
作为全县唯一一名女扶贫工作队长,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谛。扶贫路上不分男女,时代潮流中每一朵浪花都饱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在全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吃力的阶段,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扶贫干部,一定会身体力行,听从党的号召,落实党的任务。习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的国是以农立国,以农为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农村,农民富则国富,百姓的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标。工作队不仅仅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贫困原因,疏通贫困根源,找到致富途经,提高致富思维,让他们无论在生活还是精神上都能提升自己,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在实现小康的路上不掉队,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通讯员 王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