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胡问鸣:输得起亏得起才能长盛不衰
炎热夏日,上海外高桥(28.53, 0.46, 1.64%)造船厂内依然忙碌,但这并不能褪去中国船舶(25.41, 0.63, 2.54%)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心中的担忧:“2015年才是底,2016年才能往上恢复。” 仅从数字上看,中船集团2014上半年的业绩并不差,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2013年成功扭亏为盈以来的稳步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8%,利润更是达到了去年全年的1.55倍。系统工程研究院、外高桥造船等11家下辖单位实现收入、利润双过半。 但是由于造船业自身的特点,船企市场经营是三年滚动接单,而这就造成了业绩体现的延迟性。 “价格高起来是2013下半年,但这批船舶订单的效益要到2016年才能体现出来,2015年要消化2012年等为主体的低价船订单,因此单一船舶企业会很困难,这都是规律使然,所以2008年金融危机刚开始来的时候,你看我们业绩报表没问题,2011年甚至达到了高峰,但在内部,我们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胡问鸣如此分析。 全球航运业、造船业产能双过剩的局面,给开始复苏的市场蒙上了一层更大的阴影。 危机仍在。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近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前,全球运力过剩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克拉克松综合运价指数依然处于1万—1.5万美元/天的弱势区,船东新建船舶动力不足。 市场分析认为,未来2—3年,船舶市场需求约为1亿载重吨,而受船市兴旺时期影响,全球造船产能已达2亿多载重吨。在船市低迷、船厂接单困难的背景下,虽然部分产能暂时搁置,但并未真正退出市场,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这种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得到根本改变。 在运力、产能“双过剩”的叠加作用下,全球新船订单量由2007年的2.73亿载重吨的高峰急剧下跌至2009年的5750万载重吨,2012年继续下跌到4550万载重吨。 业内公开的秘密:中国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国,但远不是造船强国。差距不仅仅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主要是管理水平的差距,集中反映在造船效率上。 胡问鸣将中船集团2012年面临的危机归纳为:“调结构”的“僵局”、“保交船”的“危局”、“求订单”的“困局”和“稳增长”的“险局”。 如何破局?如何减少或者平衡产业周期的风险?又如何在低迷的大势中先声夺人?某种意义上,不只是中船集团应深度思考的问题,中国企业家们需要更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 最艰难的时刻 有波峰就有波谷,经济的周期性无法避免。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船舶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新船订单和价格急剧下跌,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国内外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突出。 令业内欢欣鼓舞的是自2013下半年开始,航运市场出现了一个小阳春,BDI指数一路反弹,至2013年12月,BDI指数重返2300点上方。但此后反弹却戛然而止,截至《英才》发稿时,BDI指数仍在700点区间徘徊,与2007年高峰时的近12000点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航运业的持续低迷对于造船业也造成了负面情绪的堆积。虽然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2个月持续上涨,到2014年5月报于140点,但今年上半年涨幅普遍仅为5%左右,特别是6月与5月相比,涨势受阻,部分船价有所下降,与高峰时的191点相比,可以说目前船价仍处于成本线上下徘徊。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亦在7月底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盈利难、交船难、融资难、转型难依然是不少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英才》记者在对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锡的采访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 其中,盈利难是因为2012年及2013上半年签订的订单多为微毛利或零毛利,有不少产品为负毛利,所以总体处于亏损状态;接单难则是因为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双过剩”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导致从今年5月开始,市场已经呈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从这一发展趋势看,2015年接单形势仍不容乐观。 除上述两个问题外,令黄永锡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交船难:“2013年,全球成交新船2300艘、15055.6万载重吨,载重吨位同比大幅增长194.5%,超过2010年的成交规模。2013年的订单很大一部份将在2015年交付,因此,我们预计,2015年将迎来交船小高峰。”黄告诉《英才》记者如果2015年航运费率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则造船企业很可能将会遭遇交船难的困境。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英才》记者:“金融危机爆发后,最糟糕年份是2012年,很多船都交不出厂。由于运价过低,加上造价和运价倒挂,还有人工、税费等,投入运营还不如不投,当时就发生过船东拖延接船时间,甚至弃船的状况,码头积压了大量的船,有一些小的造船企业因此被拖垮。” 另外,验收过程中“鸡蛋里挑骨头”的情况将加大交船难度。黄永锡还告诉《英才》记者:“有的问题早提出来可能马上就可以整改好,但流程过去了,再提出来,就需要大幅度整改,双方就僵持在那个地方。” 干船舶设计出身的黄永锡,对于交船难也是无可奈何。“今年造船市场订单成交量难以达到去年的水平。市场总体上仍处于长周期的波谷区。” 对于未来,中船集团上下都保持着谨慎的乐观,对于今年下半年,乃至2015年的业绩,已经做出了稍有悲观的判断。预判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应对策略,又如何将其执行到底,中船集团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对整个业务板块的调整。 |
关键词:亏损,造船,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