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韩晓寒 孟维仑
新春佳节,合家团聚,也正是用电的高峰期。在一座座高压电塔下、一条条输电线路中穿梭巡检的电力巡线工,守护着我们的万家灯火。春节假期,记者韩晓寒来到邯郸供电分公司体验当一天的电力巡线工。
早上7点多,记者见到了今天的“师傅”——邯郸供电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班的李想。一见面,没多寒暄,李想就递给记者安全帽,“走,出发巡线去!”
工作中的李想。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维仑 摄
驱车3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作业地点220kV尚来线18号、19号、20号、21号4个塔。李想告诉记者,这几基杆塔所属的220kV电源进线,承担着保障邯郸地区生活供电的重任。
李想说,巡线工要做到眼观六路,抬头望导线、看杆塔,低头查地貌、探塔基。抬着设备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杆塔下,李想边整理设备边向记者“安排”工作,“你今天的任务就是记录下我们巡查中发现的杆塔、线路隐患。”“保证完成任务!”
李想所在运维班共有3个人。每个月,他们都要翻山越岭巡查供电线路,其中6条220kV输电线路、13条110kV输电线路、2条35kV输电线路的管理维护和事故抢险工作全部属于他们的工作范围。
“这几年邯郸发展的越来越快,线路也越来越多,前几年线路只有3000公里,这几年一直在增加,现在线路里程达到了5400多公里。”李想向记者介绍说。
李想指导记者晓寒使用无人机,飞行检查的加入减轻了巡线人的工作量。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维仑 摄
抬出无人机的箱子,李想教给记者进行设备启动、定位,飞行检查开始了。无人机盘旋在空中,从不同角度检查杆塔,并拍照记录。“以前没有无人机的时候我们都是人工进行检测,像比较高的地方就只能进行攀爬,现在巡线开设了无人机班组,使用无人机检测较高的杆塔既清晰又准确。”
“这里,看到了吗,有点松了,晓寒你记一下。”李想指着屏幕说,记者赶紧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待下山后按程序汇报处理。
有了高科技“武器”的加持,不仅解决了过去存在的老问题,也减轻了巡线人的工作量。
李想为记者介绍巡线的主要工作内容。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维仑 摄
在“师傅”的指导下,记者举起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线路的导线、绝缘子、避雷器、螺丝。巡线工作要求细致,树木长得过高、线卡松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李想都能觉察到。
“我刚入职时,师傅就提醒我要认真观察,发现缺陷是巡线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我们在巡线中,能及时发现问题,电力供应就能少出故障,后续少抢修维护,也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巡线是一项枯燥又考验耐心的工作,8年的历练让李想比同龄人更稳重一些,他说:“电力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能够保障市民用电安全稳定,就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觉得自己在为人民服务,很有成就感和使命感。”
因为记者的跟随,李想放慢了脚步,半天时间,手机计步软件上10000出头的步数成了他巡线的最少记录。休息时,李想的手机响了,“我中午不回去了,给我留着饺子啊。跟儿子说,晚饭我一定回去陪他吃!”挂了电话,李想脸上流露出歉意。
“我在邯郸供电公司工作8年了,今年春节还是选择在岗位上过,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儿子心里打败黑暗怪兽的奥特曼!”参加工作以来,李想很少在家吃年夜饭。
春节假期李想与同事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维仑 摄
下午3点,结束了巡线工作,我们从作业点回到了单位,匆匆吃了口方便面,“师傅”就带着记者马上就开始整理今天的工作汇总,及时上报,消除隐患。
“电力工作者都是24小时备勤以‘电话为令’,随时奔赴保电现场。相比于其他职业,春节等假期是电力人最忙的时候。”回忆起人生中第一次春节执勤,李想说,夜晚的邯郸灯火辉煌,值班的他只能远远望一眼,春节假期居民用电需求的增长势头迅猛,巡视路线、及时消缺,避免线路过载停电,是新春里电力人服务民生的头等大事。
灯光璀璨的邯郸夜晚。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维仑 摄
记者手记:
结束一天的巡线体验,我们离开供电公司时,已是华灯初上,李想和同事们还在忙碌着。与电杆为伍,和线路为伴,在平凡的岗位上有太多不凡的奋斗者,默默呵护着电网的平安运行。一盏盏燃起的城市之灯,于我们而言,不只带来光明,更有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