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2月23日讯(记者 霍文龙 见习记者 孟维仑 张隽)记者在今天召开的邯郸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邯郸市大力开展“绿美邯郸”建设活动,并圆满完成造林绿化各项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见习记者 孟维仑 摄
截止目前,邯郸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9.65万亩,占总任务(75万亩)的119.5%。其中人工造林17.05万亩,封山育林6.48万亩,飞播造林30万亩,退化林修复6.15万亩,森林抚育29.97万亩。打造了太行山高速、青兰高速两侧荒山绿化扩绿提升工程、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武安市白云大道两侧荒山绿化、磁县旅游专线两侧荒山绿化等一系列重点绿化工程。
今年初,邯郸市出台了《2021年度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全年营造林任务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飞播造林30万亩,森林抚育25万亩),重点实施一山一区三带、千村百网一基地等重点绿化工程。“一山”即太行山区荒山绿化,“一区”即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提升,“三带”即在主城区周边打造“三个百公里绿带”。(百公里浅山绿带、百公里环郊绿带、百公里滨水绿带),“千村”即2130个村的村庄绿化,“百网”即建设百个以上高标准生态林网。“一基地”即经济林基地,实现林果增收增效。
今年以来,邯郸市县联动,高位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在西部山区重点抓荒山绿化,涉县、武安市、磁县、峰峰等山区县(市、区)实施中山浅山增绿和深远山区生态修复;东部平原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林果产业;主城区周边以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继续提档升级。同时,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林木抚育管护和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下一步,邯郸市将围绕营造林提质增效,着力实现“三个转变”。
造林向营林转变。持续巩固造林成果,在加大对西部山区剩余60万亩荒山绿化的基础上,工作重点逐步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转变,落实封山禁牧措施,开展土、肥、水综合管理。
单一树种向多树种转变。做到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坚持乔灌花草结合,建设多树种混交林,种植楸树、元宝枫等景观树种,做到一次造林一次成景,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景观系统。
生态建设向综合开发转变。注重生态与富民相结合,西部山区重点打造一批以核桃、花椒、板栗等干果为主的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城区周边巩固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成果,增加业态,打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东部平原因地制宜发展以桃、梨等鲜果为主的观光、采摘基地,形成品牌效应,真正实现绿利双赢。
据介绍,近年来,邯郸市持续开展“绿美邯郸”攻坚行动,连续8年每年营造林面积不低于52万亩,相继打造了涉县圣福天路荒山绿化、磁县天宝寨景区周边荒山绿化、峰峰矿区国家储备林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太行山深远山区,实施飞播造林200余万亩。在主城区西部,围绕“三山(紫山、佛山、九龙山)、二湖(康湖、西湖)、一河(沁河)”,经过三年的绿化攻坚,形成了串联复兴区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关岭山、康湖,丛台区紫山、大磨山等景区在内的多条绿化观摩路线,森林景观效果初步显现。据市气象局2018-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气象监测资料显示:邯西生态示范区植被和水体较修复前明显增加,出现“冷岛现象”,有效改善了局地生态环境。
据邯郸市气象局2010-2021年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邯郸植被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全市平均植被盖度突破了40%。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