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霍文龙 通讯员 韩艳萍 王伟 代国祥)邯郸市邯山区区委书记靳禄兵、区长刘海川等全体区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当好指挥员、战斗员,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冲锋在前,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环境治理、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优化营商环境再拿“硬”措施,“红色物业”“民呼回应”等创新性工作深入人心……2021年伊始,邯山区处处是新气象。
邯郸南立交桥。
在1月7日的邯山区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区委书记靳禄兵代表区委常委会提出了要奋力开启“12161”发展新蓝图。即,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幸福新邯山”总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两大战略任务;明晰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端商贸物流区”城区发展定位;强化打造实力邯山、创新邯山、开放邯山、美丽邯山、品质邯山、平安邯山六项重大举措;强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根本保障。围绕“12161”发展蓝图重点打造的实力邯山、创新邯山、开放邯山、美丽邯山、品质邯山、平安邯山“六个邯山”,是再开新局的着力点,将谱写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转型升级,建设实力邯山
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该区加快构建“城市经济+现代物流、高新技术、都市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1+5”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在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中,一是把商贸经济做强。充分发挥万达商业广场、未来石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王府井商业街、美的商业广场、华盛奥特莱斯等一批商贸项目,形成商贸产业集群,推动品质商业加快发展。二是把楼宇经济做大。新建一批高端楼宇,提升一批老旧楼宇,培育一批特色楼宇,盘活一批闲置楼宇,扩大总量,提升品质,丰富业态,把中华大街、渚河路等打造成为楼宇和总部经济隆起带。三是把数字经济做优。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数港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在壮大五大产业中,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以邯山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建设邯郸陆港空港综合物流园区为目标,实施铁路入园工程,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加快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邯郸国际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总投资30亿元中储棉仓储交割高端纺织品生产基地等一批大项目,构建大吞吐、大集散、大流通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形成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发展大格局。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邯郸工业园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吸引院士工作站落户园区,招引一批金融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打造“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三是发展都市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智慧农业,壮大鼎康粮油、赵王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四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创建,依托赵王城、孟姚湖、廉颇墓等旅游资源,利用崔曲“邯郸战役纪念馆”、小堤“平汉战役纪念馆”、刘村“邯郸往事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培育赵文化旅游产业片区和红色旅游产业片区,打造“古赵福地·乐游邯山”文旅品牌。五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医疗医药、养老养生、健康体检、中医理疗、康复护理等朝阳产业。发展艾草等中草药种植,依托邯郸制药、盛世功能性健康食品等企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围绕康复式养老、租住式养老,加快医养康养综合体建设,努力打造中原地区医养康养高地。
南湖一景。
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邯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让创新的源泉在邯山大地充分涌流。
积极打造创新高地。依托新邯山知行研究院,加强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深化政校企合作,打造冀南高校技术交易中心,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动邯郸制药、鼎康粮油、曙光科技等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零跑”审批模式,建好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优化中心的作用,常态化开通政协委员优化营商环境“165直通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真正在审批上彰显“邯山速度”,在服务上体现“邯山温度”,在诚信上表明“邯山态度”。
科技+创新+改革,让经济实体发展“如虎添翼”。截至目前,该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9家,总量全市第一;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全省19个A类县区之一。
聚焦合作共赢,建设开放邯山
邯山区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扩大开放,扩大内需,畅通双循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着力扩大开放。围绕“1+5”产业发展定位,开展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强与央企、“三类五百强”、上市公司对接。既“无中生有”,加快谋划一批产业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带来增量,也“有中生新”,鼓励本地优势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存量,打造邯山产业升级版。力争引进5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
扩大有效投资。该区以有效投资和优质项目增动能、强腰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动态完善在建、开工、储备“三个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梯次发展格局。围绕“两新一重”,实施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让高质量投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全面促进消费。深入挖潜,综合施策,在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发展网络平台经济,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发力、双向提速。
正在建设中的渚河源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聚焦统筹城乡,建设美丽邯山
邯山之美,美在城市建设,美在乡村发展,美在越来越多的碧水蓝天。该区对标国家和省市国土空间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邯山。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舒适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区。加大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打造一批城市客厅、特色街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红色物业”,通堵点、治痛点、消盲点,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惬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生态优”目标,持续优化“1+2+2+N”乡村振兴空间布局,把河沙镇打造成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小城镇,加快建设集现代农业、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花海粮仓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万亩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扎实推进以健康养老产业为龙头的小堤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和以酒产业为支撑的渚河源赵文化特色小镇,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打造集体经济试验田,走出农民增收新路子。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四大提升”工程,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向上对接,全力配合赵王大街、南通路等路网建设,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打通东柳大街南延、陵西大街南延等一批“断头路”,畅通局部“微循环”。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打造东部生态水网,实现辖区水网连通、交相辉映,做活水文章、润泽一座城。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治污,扎实做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散煤管控、扬尘治理、VOCs治理等重点工作,真正守护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实施渚河、支漳河、邯磁渠等重点河渠综合整治,还人民群众清水绿岸的生态美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村庄绿化、廊道绿化、河渠绿化,打造一方净土、美丽邯山。
聚焦改善民生,建设品质邯山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邯山区坚持“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着力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名校长、名教师,打造教育强区。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不断完善区、乡街、村居三级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工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着力繁荣邯山文化。依托“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着力构建以赵文化为主脉系,以荀子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支撑的新邯山文化体系。讲好新邯山故事,传播新邯山声音;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之风滋养百姓生活,吹遍邯山的每一个角落。
聚焦和谐稳定,建设平安邯山
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该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领域风险。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围绕大型商超、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城市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消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发挥维稳治本中心作用,加强“一委一庭三中心”建设,积极化解信访积案,解决涉房、涉众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乡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民呼回应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探索农村、社区“联户治理法”,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扎实推进依法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