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精彩邯郸

记我国航天事业第一代建设者徐祥国:我的青春在“酒泉”

来源: 新邯郸客户端  作者:
2020-12-05 18:27:26
分享:

  中国航天和中国航天人,早已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很多人不知道,当年在我市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姓埋名远离至亲,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投身“两弹一星”基地建设,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72岁的徐祥国在新闻里看到火箭升空的画面,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多年来,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新闻,他一条也没有错过,火箭拨动着老人的思绪——那些年,在酒泉,那段被腾空而起的火箭见证了的青春。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距离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已有50年。

  中国航天和中国航天人,早已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很多人不知道,当年在我市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姓埋名远离至亲,投身“两弹一星”基地建设,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代建设者,今年72岁的徐祥国对那片大漠有着深厚的感情。1969年,他和200多名邯郸籍新兵奔赴建设一线,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艰苦作业。

  近日,本报记者多方联系,终于采访到徐祥国先生,听他讲述那段不能忘却的岁月。

  徐祥国在卫星发射基地。徐祥国 供图

  荒芜戈壁安家

  1969年3月,兰州部队来邯征招特种兵,徐祥国等一批新兵背起行囊,告别家人,来到茫茫戈壁滩。

  “当时不知道去干什么,当进到基地的时候,发现是跟科学家们建设航天工程,我们兴奋极了!”徐祥国提起当时的情形很是骄傲。

  驻地处于无人区,残酷的自然环境考验着建设者们。“刚到驻地,就遇到沙尘暴,七八级大风,到处是黄沙弥漫,能见度只有30米。”徐祥国说,几乎每天都有沙尘暴,饭里都是土。

  “戈壁滩没蔬菜,邯郸兵人人都种过地,就想种出来。”徐祥国微笑着说,听说以前有人种失败了,但邯郸兵有股子倔劲。离驻地一公里有一条弱水河支流,河边长满了红柳。“能长红柳,就应该能种菜。”战士们利用训练间隙到河边开荒,没有工具就自制。战士张丰德从峰峰新坡邮来了西红柿籽、大白菜籽、大葱籽。

  “当西红柿长出小果后,全中队官兵高兴极了,天天到菜地去看。但没过几天,果实黄了、掉了,有人说是缺水,有人说是病害,后来才发现,戈壁滩没有蜜蜂,不能授粉。”第二次种植时,他们进行了人工授粉,获得了成功,1970年就有了三亩多地,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了。

  1973年春天,邯郸兵第一次退伍。老兵张全文在退伍时,想为连队留下一个永久纪念,利用退伍前几天的时间开垦一块菜地。在他的倡议下,退伍老兵积极响应,四五天就为连队开出三分多菜地。“这一举动竟成了连队的一个传统,直到连队调往四川前,每年老兵退伍都给连队开一块儿菜地。”徐祥国说,这是邯郸人在航天工程建设时留下的特殊财富。

  经历多次险情

  徐祥国所在的中队,是中国首批组建的两个地地导弹发射中队之一。该中队先后参加了我国几次震惊世界的发射:首次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首次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远程导弹,首次导弹核试验,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等等。

  1974年9月,徐祥国受中队派遣,在航天任务中担任地面电源组专业组长。为尽快熟悉环境,掌握设备性能,徐祥国频频向前辈请教,每晚都要自学两小时、备课两小时,还准备第二天指导操作手学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多次合练,担任发射任务的操作手,人人理论熟悉操作熟练,完全能适应任务需求。

  这期间一次发射任务让他记忆犹新,那是一次失败的发射。徐祥国和操作手到主控制室,“十分钟准备”,“五分钟准备”,“增压”,“脱插脱落”,“一分钟准备”,“开拍”,“牵动”,“点火”!主控室人员昂首期待。半分钟后,听见副团长在潜望镜前命令,通知地面营值班人员向铁路南撤离。顿时,主控室内静得掉一根针到地上都能听见。接着副团长宣布,发射失败。

  “警报解除后,我从主控室出来到达发射场坪,看见了一级发动机砸在了二号场坪的一个露天厕所上,我的同乡杜国良正在进行现场消防,‘尖兵一号’卫星已甩在场坪旁边的戈壁滩上,四大盘胶片全甩了出来。”徐祥国说,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中国做航天工程,没有经验,只能靠自己摸索,虽有失败,但从未放弃。

  令他和战友们欣慰的是,我国航天发射成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1970年,当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在天上播放了东方红乐曲时,那种感动至今仍让他热泪盈眶。

  徐祥国在看书。徐祥国 供图

  终身学习,践行航天精神

  由于部队的特殊性,没有村庄,没有人烟,没有地名,连住的地方都是以编号命名。在部队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非常重要。“我每年利用业余时间能做5000道方程题,在那里形成了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与航天精神。”徐祥国神采奕奕地说。

  发射人造卫星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面对这种局面,发射团二中队组成几个小组,根据文化程度,因人施教,分为语文组、数学组、物理组,专门派出大学生技师进行讲课和辅导。在此基础上,连队结合发射专业举办“电工基础”“电子管”“晶体管电路”“机械识图”等基础课训练,进而讲授导弹的工作原理、每个系统的构成等专业知识。对于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连队安排专人辅导。

  中队大学生多,学习气氛又浓,经过强化文化训练,战士文化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1981年3月,出于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徐祥国从酒泉奔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到了凉山,“青山绿水,比酒泉那个戈壁滩漂亮多了。”徐祥国说,但很快,他就再次感受到漂亮后的环境恶劣。因为发射场选择建在凉山州西昌市的一个山沟里。

  “那个地方,有钱没地方花。”徐祥国说,气候非常恶劣,几乎天天都要伴着狼嚎入梦,“静寂到可怕”。

  在山沟里,徐祥国被分配去做后勤工作,他们照样种树、种菜、学习等。如今,一进发射中心的大门,就能见到两排高大的树木挺立两旁,环境也非常好。“那些树,很多都是我们亲手种下的。”徐祥国自豪地说。

  1995年,徐祥国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勤部副部长的位置上转业,回到邯郸工作,退休后在石家庄定居。回忆这50年,是两个世纪的交汇,两个空间的碰撞,两段时光的穿梭,两代精神的融合。徐祥国坚定地说:“‘不等条件,创造条件,立足自己,自主创新’永远是中国航天人的本色。”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的徐祥国认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亲身参与过这个时代的大事,幸运之至,幸福之至。

关键词:邯郸,航天事业建设者责任编辑:吴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