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邯郸市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
近年来,邯郸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激发全市人民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邯郸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侯芳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邯郸市以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文化、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供给侧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供优秀文化文艺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为中心环节,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文化惠民服务及时有效。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广泛。
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和非遗处处长段蔚:邯郸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一批高水平的新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全市已经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全市“送欢乐下基层”“邯郸文艺大讲堂”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多彩。“中原民间艺术节”、“欢乐乡村”、邯郸市旅发大会等一批文化品牌在全国叫响。
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吸引了多个全国知名文化品牌企业入驻;引进了一批企业投资邯郸文化产业项目。加速了一大批钢铁、煤炭、建材等企业转型投资开发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整合优质文化、体育、旅游资产,组建了邯郸市文体旅产业集团。
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日见成效。积极探索公共服务与文化市场融合发展,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消费市场推动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搭建邯郸市“文化大集”,文化旅游特色活动,带火了赵王印象城、美乐城、广府水城一批旅游景区;通过“阳光娱乐”、文化消费季、网上文博会、文化电商大会等便民消费平台,激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文化消费能力。
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成果丰硕。着力打造电视剧《太行山上》、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舞台剧《天绿》、戏曲电影《梨乡妹子》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文艺精品。2019年,邯郸市在第十三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评选获得大满贯。一批作家艺术家获得孙犁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一批作品在全国美展、摄影展获奖,有力带动了全市的文艺创作、文艺展演活动全面展开。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跃居全省第三位。“乐享河北•非遗遇上春节”主题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深入开展,推动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际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在研究传承磁州窑文化艺术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多技能、全方位、高素质的磁州窑文化传承人。在磁州窑的产品研发方面,我们秉持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创作理念,将传统艺术与健康生活相融合,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在继承和创作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让磁州窑火代代相传。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教研室二级调研员郑英霞: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邯郸市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具体做法,正是践行新思想、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活体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邯郸市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建成文化强市,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