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韩晓寒 通讯员何晓芳、徐淑珍)“山里的环境真好,到处都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感觉呼吸都顺畅了,真是个养生的好地方!”7月23日,带着家人从北京到涉县自驾游的王先生站在东山之巅,欣赏着山下的大地景观,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些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涉县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细化攻坚举措,明确工作重点,强化联防联控,扎实推进全县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科学防治,思想先行。为了科学、精准、高效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5月29日,涉县专门邀请了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就涉县空气质量特征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专题讲解,向专家“取经”。
培训会上,涉县县委书记邢晟强调,“当前我县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严峻,大家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拿出更果决的举措去压减大气污染排放,不折不扣把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并向全县发出号召,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再次打响。
为此,涉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先后下发《涉县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方案》《涉县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涉县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督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强化了党委统揽牵头、政府统筹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形成了全县上下抓环保,齐心协力治污染,攻坚克难保蓝天的良好局面。
加大投入,科技治污。在强化控企、控尘、控煤、控车、控烧、控区等攻坚举措的基础上,涉县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大力倡导科技治污。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全面完成18个乡镇空气站建设,对乡镇空气站按国标6参数进行了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全覆盖。投入600万元,加强露天焚烧监控能力建设,实现了露天焚烧红外监控系统全覆盖。投入150余万元,配备了无人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车等环保装备。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强化企业环保治理主体责任,增加社会环保投入。2019年,新天铁公司先后投入20多亿元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全方位实施全工序环保超低排放和深度治理,进行环境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持续不懈提升环保水平,努力打造3A级工业旅游景区。龙山国电投入资金2亿多元,先后完成了深度减排治理、烟雨消白治理、煤厂棚化等多项环保改造。
6月16日,涉县政府代县长董路明到新天铁公司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狠抓污染治理,严格按照上级环保要求,加快推进全工序超低排放和深度治理,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精准管控,杜绝“一刀切”。一方面,针对工业企业不同的治理内容,制定了各类差别化管控治理方案,对县域内重点行业企业实行精准差异管控,保证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章可依。另一方面,根据市重点行业生产调控技术导则,对全县钢铁、焦化、砖瓦、水泥、铸造、白灰、岩棉等7个行业36家企业进行了环境绩效评估。根据评级结果,分行业、分区域、分企业、分设备制定了生产调控措施,将调控内容细化到具体生产线、工序和设备,最后经市大气办组织专家组现场核查并备案后,企业方可在调控范围内,按照自身制定的生产操作方案组织生产,做到减排措施“可操作,可检测、可核查”。同时,由县生态环境、发改、科工、交运等部门牵头,采取昼夜执法检查、驻厂监管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管控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常态化开展“刑责治污”,坚决杜绝出现“一刀切”。
协同发力,铁腕治污。为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涉县立足实际,严明责任分工,协调各方力量,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强力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转。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公安、城管、交运、住建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加强合作、联防联控,对企业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查重处,倒逼企业主动落实治污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发现问题1196个,全部完成整改。下达正式处罚71件,涉及罚款金额264万元。同时,全面推进“双随机、双公开”工作,共抽查54家,发现问题9个,严厉震慑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突出重点,综合施治。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机动车、臭氧等三种污染治理,全面加强禁烧禁燃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聚焦环境污染突出问题,采取过硬措施,持续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后,涉县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成效显著。根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平台了解到,2020年1月1日-6月30日,涉县综合指数5.93.同比下降13.93%; PM2.5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2%。优良天数为100天,较去年增加19天。其中,PM2.5平均浓度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