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义在缝纫机前加工窗帘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张绍鹏)走进樊明义的玩具加工车间,缝纫机运作的声音不断,十多个工人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一片片颜色各异的布料经过工人们的加工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樊明义站在门口将制作好的毛绒玩具进行打包。
今年32岁的樊明义,出生于河北省成安县道西堡村,由于先天性右下肢残疾,行动不方便。从小他便于其他孩子不一样,虽然在父母长辈们的关心呵护下逐渐长大,但看着其他同学课间在校园里跑跳打闹让他在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自卑。
初中毕业之后,看到村里辍学的同龄人都出去找工作开始挣钱,樊明义也有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在找了几家公司都因身体上的残缺遭到拒绝。从那时起樊明义自卑情绪很重,感觉这辈子就这么完了,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后来干脆也不出去找工作了,变得沉闷了许多也不和人沟通就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
就这样樊明义意志消沉地过了三年。也许是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偶然的有一次,那天晚上他在家里看电视看到电视上说县残联要培训残疾人学技术,顿时感觉眼前一亮,他要抓住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到县残联进行报名,在成安县残联工作人员给他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给了他一些建议,最后樊明义选择了服装设计方面的技术培训。
报完名回到家中的樊明义对即将开始的培训充满了期待,开班前成安县残联安排车辆将樊明义一行人送到培训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在学习期间也不需要任何费用。
一年学习期满后,他听说广东深圳那里服装厂多,机会也多点,便放弃选择学校给他介绍的工作,再次满怀希望去外地找工作,然而命运好像又一次跟他开起了玩笑,到了深圳之后应聘了几家服装厂但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人家一听到自己是残疾人便没了音信。在深圳屡屡受挫樊明义,不想让自己一年的辛苦学习付之东流,就向培训学校寻求帮助,通过培训学校了解到石家庄市的一家服装厂招过残疾人,可等他从深圳到石家庄找到那家服装厂之后人家已经招满了人,他就近又问了几家服装厂,但人家也都不招残疾人。
当时的心情失落到了极点的樊明义还面临着身上的钱基本要花光的状况,他拿着仅剩下回家路费的钱,也不敢吃饭和住旅馆,想要回家去却又不甘心。那晚他在公交亭过了一夜,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最终他再次鼓起勇气决定找最后一天的工作,如果还是找不到就回家。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在找到到三家服装厂时,那家服装厂老板在了解到樊明义情况后得知他接受过服装设计方面的培训,就先让樊明义试用,并留在那里工作。
工人们在加工毛绒玩具
就这样,樊明义在这个服装厂工作了一年。一年里他和服装厂的其他工人做着相同的工作却拿的工钱要比别人低,让他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就想着自己做点事。那时正是房地产鼎盛时期,樊明义看到买房的人很多,窗帘需求量巨大,自己本身就有做缝纫活的基础,就想开个窗帘门市。
2008年,樊明义回到家乡自己开了一家窗帘门市。刚开始时的订单还不多,但也足使他一个人经常工作到深夜,后来订单越来越多,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想着扩大自己门市,但资金问题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成安县残联在得知他的情况后为他申请了6000元自主创业资金,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使他顺利的扩大了自己生产规模。
生活越来越好的樊明义,看到家乡有很多在家接送孩子上学的留守人员不好找工作,又有了新的想法。在经过多方打听后他瞄准了“制作毛绒玩具”这个行业,于是在2016年购买了第一批十几台缝纫机,租赁了村里一处闲置住户的房子就招工人干起来了。因为是刚开始干,对这一行还不懂,所以只是给别人加工,及至后来工人越来越多,供货方满足不了工厂的需求量了,他通过考察市场了解到江浙一带毛绒玩具出口量大,便多次南下通过外贸公司跟一些外商取得了联系。随着外贸订单的量越来越大,用工量也不断增加,工厂进一步扩大规模,仅仅两年的时间,便在成安和周边县设立了六个加工点,企业也一步步走向正轨。
逐渐富裕起来的樊明义,深知残疾人就业的困难,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而且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带动了更多的残疾人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命运屈服。樊明义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爬起来,凭着自己执着,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走向成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仅改变着命运,更是给别人带来希望,带领着更多残疾人走向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