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标“胡服骑射”。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张卫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邯郸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市上下开拓进取、奋力前行,经济建设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总体小康。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邯郸在钢铁、煤炭等优势产业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今天的邯郸,正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社会经济实现伟大跨越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期,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4个五年规划的不懈努力,1978年邯郸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1.9亿元,年均增长5.9%;人均生产总值增加到373元,年均增长仅为3.7%。改革开放把邯郸经济带入“快车道”,198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0亿元,1986年经济总量达到65.7亿元,提前4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87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76.0亿元,改革开放10年经济总量扩大了3.5倍,年均增长7.8%;1989年突破百亿元大关,1997年突破400亿元;2000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42.4亿元,全市总体实现小康目标。 进入21世纪,邯郸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全市经济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周期。2005年GDP总量实现了千亿元大关的历史性突破,达到1116.0亿元;2009年突破两千亿,2012年突破三千亿,跻身“3000亿元俱乐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开始由“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的历史性转变,节能降耗、大气治理、结构调整等重大部署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由“偏重”向“协调发展”转变。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4.6亿元,是1952年的925倍,年均增长8.2%;人均GDP达到36289元(按当年汇率折合5484美元),是1952年的330倍,年均增长6.6%。
(二)财政实力大幅提升,为服务民生提供强力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市财政捉襟见肘。1953年全市财政收入仅为0.52亿元,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1978年增加到3.7亿元,年均增长8.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3年突破十亿元,达15.8亿元,是1978年的4.3倍,年均增长10.2%;2005年完成121.1亿元,历史性地突破百亿大关;继2009年突破200亿元大关后,2011年突破3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2018年达438.1亿元,是1952年的832倍,年均增长1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6年突破十亿元,2010突破百亿元大关后,2016年突破200亿元,2018年达243.4亿元。在支出方面,2018年全市预算支出626.0亿元,分别是1953年和1978年的3604倍和381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二、经济结构大调整,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升级
七十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三次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52年的65.7:15.2:19.1调整为1978年的22.5:54.7:22.8,2018年调整到9.1:45.1:45.8,服务业首次超过二产0.7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我市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不仅解决了“靠天吃饭”问题,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77.6亿元,年均增长8.5%;粮食总产量由59.1万吨增加到528.2万吨,增长了8倍;农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5亿元增加到331.4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产业化经营率由1997年的17.5%提升到69.1%。
(二)创新引领发展,现代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工业化水平几乎为零,只有少量手工作坊从事生产,人民所需的工业产品十分匮乏。随着新中国经济规划逐步推进,也拉开了邯郸工业化的序幕。上世纪50―70年代,煤炭、钢铁、电力、纺织、机械、陶瓷、医药等行业逐渐兴起,初步形成冶金、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978年工业总产值29.8(当年价格)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邯郸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198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0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2006年突破2000亿元,2008年突破3000亿元。201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783.4亿元,是1949年的21783倍,1978的194倍,工业基础日益雄厚。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工业产品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7.2%,比2012年下降5.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6.6%,提升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2.5%,提高6.6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转变,2018年全市生产空调646.8万台,锂离子电池288.7万只。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全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在20%以下。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1979-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 12.8%,分别高于一产、二产5.9和3.0个百分点,高于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各类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商业持续繁荣,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消费市场格局。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8亿元,比1949年增长1931倍。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金融产品逐渐丰富。2018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661.4亿元,与1953年比,年均增长15.7%;存款余额达到5653.7亿元,年均增长17.3%。房地产业发展迅猛。1990-201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开发投资3430.1亿元,年均增长25.9%。
三、短板变强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资金逐渐雄厚,邯郸补齐短板的力度也不断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邯郸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取得明显效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能源不仅关系到经济能否取得稳定的增长动力,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增加能源供给。通过不断大幅度地增加能源投入,邯郸能源生产能力大大增强。2018年,原煤产量达到2063.8万吨,是1949年的33.8倍;发电量达到344.3亿千瓦小时,是1949年5004倍、1978年的8倍。
(二)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交通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邯郸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京广、邯长、邯济铁路和京广高铁,京深、大广、青兰、邯大高速以及邯郸高速公路大外环,形成“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107、106、309国道以及定魏、邯临等主要干线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国省干线公路网。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3443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8002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500公里。邯郸机场航空港建成运营发展迅速,目前已开通上海、深圳、哈尔滨、杭州、张家口、成都、大连、厦门、沈阳、广州、珠海、海口、重庆、呼和浩特等十余条航线。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扩张,邯郸已成为四省交界区唯一具备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的城市。
(三)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全市固定电话用户由1985年的1.08万户增加到2007年的148万户,达到高峰。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固定电话用户逐年减少到2018年的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由2002年的60万户快速增长到2018年末的958万户,增长16倍。
四、扩大对外开放,开启引进来、走出去的全方位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加快改革,调动了地方和部门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全市对外贸易工作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进出口总额从1992年的2601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1.8亿美元,年均增长18.6%;其中出口总额从969万美元增加到14.8亿美元,年均增长21.3%。目前已形成了钢铁、纺织服装、农产品、医药化工等外贸出口支柱行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比重增加;已开通同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韩国、南非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利用外资规模快速扩大。1984-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07.2亿美元,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外商投资在农业、工业、交通、饮食娱乐业等行业兴办了一大批三资企业和设施。2014年,世界500强——澳洲联邦银行相继在邯郸开设了6家澳洲联邦银行,法国圣戈班集团、威立雅通用水务公司、荷兰哈克农业产业园、沃尔玛超市等纷纷落户邯郸,提升了全市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技术含量,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七十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登上新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实现了由贫困农村居民为主体,向城镇人口占比迅速扩大的城乡融合模式转变。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07元,较1994年增加了13.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390元提高到31133元,增加了79倍。消费性支出由455元提高到20231元,增加了43倍。从消费结构看,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单一格局,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85年的63.1%下降到2018年的34.8%;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占比重由2.4%提高到19.8%;家庭用品、居住、交通通讯、休闲娱乐等享受型消费占比重由14.8%提高到45.4%。
2018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42.7平方米,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大幅度提高。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50-70年代的百元级 “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到90年代万元级、十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大大提高,城乡居民对万元级以上商品的需求正处于资金积累和逐步增加消费的阶段。201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庭汽车53辆,家用电脑73台,移动电话244部,空调器151台,微波炉52台,照相机19架,电冰箱101台,彩电118台,洗衣机105台。进入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活已然成为邯郸居民不断追求的目标。
六、社会事业大繁荣,实现了由严重滞后落后向全面协调发展的突破性转变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七十年前,邯郸经济一穷二白、科技严重滞后,专业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几乎为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出台,产学研结合不断强化,科技领域投入持续增加,带动创新产出不断扩大。2018年度全市省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科学技术合作1项;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市科学技术奖115项,其中: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8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43项。全市专利申请量6537项,专利申请授权量3910项,发明授权量304项。
(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并得到积极推进和稳固发展。教师素质教育有了极大改善,校务公开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2018年末,全市普通中学405所,在校生达到63.5万人,比1949年增长1220倍;小学1692所,在校生107.2万人,增长6.5倍;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10.7万人,增长22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0%。全市教育投入大幅增长,2018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19.4亿元,而1949年不足200万元。
(三)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整体医疗卫生水平落后,寥寥无几的医疗机构仅仅分布在核心城区。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社会各界不断努力,邯郸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193个,床位数1.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18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29个,比1949年末增长638倍;卫生技术人员51147人,增长134倍。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深入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为全市人民健康撑起牢固保障网,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四)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巨大变化,由度日型转向较宽裕的温饱型和享受型,并昂首阔步地奔向全面小康。2018年底,全市广播覆盖率99.99%,发射和转播台2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9%,节目套数达19套。全市组织文艺活动4733次,举办展览832次。公共图书馆由1980年的7个增加到2018年的19个;馆内总藏书达到208万册,是1980年的6.8倍。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七十载,牢记使命继往开来谱新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邯郸一千万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搞建设,砥砺前行、复兴路上铸辉煌,书写了一部翻天覆地的发展史诗!面向未来,邯郸人民将戮力同心、继往开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