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今日聚焦

广平县郑贵章:扎根于民 扶贫助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2019-07-09 10:40:26
分享:

  郑贵章(左)在工厂考察扶贫产业 资料图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 武萌)从事扶贫开发八年,他走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贫困村,结识了一个又一个穷亲戚,贫困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他对待扶贫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为扶贫工作透支了太多的精力,因劳累过度而引发脑溢血,至今还处于昏迷状态……他就是河北省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郑贵章。2019年6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表彰郑贵章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只要我们在扶贫战线上工作一天,就一定要奋战到底,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2009年,自担任广平县扶贫办主任后,郑贵章就定下了目标,一个“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扶贫信念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工作中,郑贵章带领扶贫办通过实施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八种精准扶贫模式,有效激发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动力,彻底扭转了广平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后局面。2014年-2016年,该县贫困人口从4.13万人减少到40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6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7622元增长到2015年的9684元,连续两年(2013年、2014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2015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位居同类县第一,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广平路径。

  “三年三个全省第一,成绩来之不易,开创这种成绩的好干部更是我们全县上下应该学习的标兵和榜样!”广平县委书记董鸣镝说。

  郑贵章在农村考察扶贫产业 资料图

  敢于摸索创新扶贫担当意识强

  为加快扶贫产业结构调整,郑贵章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先后组织2万多名贫困群众到山东寿光、衡水饶阳等地参观学习设施农业。回来后,他顾不上休息,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群众。

  为消除群众顾虑,他提出“你只管种,赚了钱归你,我分文不要;赔了钱算我,我工资给你顶上。”一次做不下工作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如此反复……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告下,犹豫再三的贫困户动了心,自己动手建起了大棚。

  十里铺乡后堤村老党员郝全金逢人便讲,“广平县设施农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郑贵章同志分不开,如果不是他鼓励我建大棚,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按照“一带七区二十一个特色村”设施果蔬产业发展规划,在资金、技术等配套政策的扶持下,全县设施农业从零散的几十亩发展到了2.9万亩,由一年两茬变成了一年四茬收益,亩均增收8000元。

  龙头带,产业兴。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统筹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扶持香道食品、中棉紫光、葵赋康饮品等产业关联度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合同、合作、股份、劳务”四个联结扶贫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拉动粮食生产、蔬菜深加工以及包装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共培育省、市级扶贫龙头企业12家,辐射带动全县3.2万余人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5.41%。广平县“四个联结”开创了产业扶贫新模式,喷发新活力,在全省被广泛推广学习。

  为适应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需要,他大胆创新,敢于改革,率先在乡镇级设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明确专人负责,填补了多年的县村“扶贫空档”。新华社给予宣传报道,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等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全国推广学习。

  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他改变以往粗放扶贫模式,从理念、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以攻坚之举推进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累计为贫困村新建改造农村道路56公里,打井120眼,162个井配套,解决了近5万余人行路难、吃水难、浇地难等问题;组织培训2万余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2300余人次。

  强化党性意识清正廉洁品德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扶贫部门每年涉及资金上千万,如何站稳脚跟,抵御金钱诱惑,郑贵章一直苦苦思考。在抓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他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首位,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问一个行不行,多向同事沟通,多向领导请示,始终把反腐倡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

  凡有重大项目,他都要召开班子会、支部会进行研究;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取他人意见;所有扶贫工程都公开招投标,并邀请纪委、审计、检察等部门全程参与,确保每一分钱用在扶贫上。几年来,他下基层搞调研,从来没有吃过群众一口饭,没有拿过群众一分钱,哪怕是群众送来表示感谢的大棚菜,都被他婉言谢绝,只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严格的纪律造就了铁打的党员,铁打的党员创就了优秀的扶贫队伍。在单位他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制度,每天上班他第一个到单位,下班最后一个离开……这一点点小细节,影响着扶贫办全体人员,迟到早退的现象不见了,串岗聊天的现象没有了,大家都在尽心尽责干工作,一心一意抓业务。

  作为单位“一把手”,从来没有给自己家属、孩子谋一分福利。正是他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名同志,也真正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工作作风的好转。

  厚厚的笔记记录了太多故事

  熟悉郑贵章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细心人,经手的工作从来没有出过任何漏洞。这一切,原于他的用心。

  在郑贵章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破旧的文件夹,里面夹着散装的白纸,有百页之多,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原来是他以周为单位记的工作笔记。郑贵章工作笔记均以本周工作加上日期起止范围为标题,内容以阿拉伯数字序号排列。记者随便翻阅了这本厚重的笔记,每周郑贵章都要处理很多事情,一般都在10件以上,有时有20多件。这些事情分别被他一一列出,并写明办结时限,办结后就用笔画横线勾掉,没有办结的,累积到下周,并写明原因。

  ​八年来,每周1—3页,郑贵章的笔记记了600多张,这600页纸展示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工作轨迹。“冯营村去一趟,修路事,培训事;25日下午去南张村调研;脱贫攻坚实施意见行文;报市扶贫办省级龙头企业名单;大棚验收情况摸底;大未庄村扶贫基本情况再看一下……”厚厚的笔记,记录了太多故事。一个簿子,记录了老百姓急难愁,一双泥脚,走进了群众心中。

关键词:广平,称号,助困责任编辑:霍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