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马顺利 冯军兵)2017年至2018年,按照审计署、省厅统一安排部署,邯郸市对大名县扶贫工作进行了审计。大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及时解决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把抓好具体问题整改和加强建章立制结合起来,从政策、制度层面找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屡审屡犯、屡改屡犯”的顽疾,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攻坚式推进全力整改
大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强化“四个意识”,推动作风转变,确保政治安全,促进高质量脱贫的现实检验,摆上要位,强力推动。县委层面,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和专题整改会,研究部署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工作,坚持一周一调度,逐乡镇、逐单位、逐问题进行“过堂”;县政府层面,坚持定期召开县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听取相关部门扶贫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研究出台了《市扶贫审计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大字〔2018〕37号),将整改责任、时限要求逐项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同时,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常委和副县长为副组长的扶贫审计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整改落实”“执纪监督问责”“转化成果建章立制”4个专项小组,按照“问题对部门、部门对主管领导”原则,成立了7个整改工作专班,坚持一类问题、一套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抓到底,限期完成,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
深度化聚焦严格整改
对扶贫审计反馈问题,逐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效果清单“四个清单”,精准发力,强力整改。针对扶贫问题,在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点对点交办的问题整改的同时,围绕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一是强化政策培训。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资金整合、精准识别、帮扶措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进行细致研究和反复学习,特别是将审计反馈问题较多的领域,作为学习培训的重中之重,使整改主体精准掌握有关政策,规范操作。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专门出台了《大名县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监督办法》《股份合作企业入股资金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意见》《上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操作规程》《关于实施“阳光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堵塞制度漏洞,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严格项目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招投标公司备案制、代理制和随机选取制,成立了“采购代理公司中介库”,对所有扶贫项目严格按照“四个严格”(严格资格审查、严格招标规则、严格竞选程序、严格监督过程)要求公开招投标,做到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四是健全完善项目库。实行“户申请、村统筹、乡决策、县监管”的项目编报机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建立项目库,确保项目到户到人。特别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产业扶贫重点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要求,通过大力引进领军型扶贫龙头企业,建立“县级扶贫产业园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确保了产业扶贫实效。
清单式兜底坚决整改
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全方位整改。在全力抓好扶贫审计整改的同时,结合以往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形成了问题“对账单”,以县扶贫领导小组文件形式,印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逐项对照,开展“清仓见底”大排查,并明确要求各乡镇要制定详细问题台账,逐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效果清单“四个清单”,限期整改到位。严格按照“三个不能”(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前清后犯)、“五个到位”(违规钱物追缴到位、重新合理安排使用到位、有关人员追责到位、相关手续完善到位、举一反三查纠到位)的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凡是达不到整改要求、工作不扎实的一律推倒重来,确保整改实效。
制度化巩固彻底整改
坚持举一反三,深刻汲取以往工作的经验教训,针对扶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特别在扶贫项目、专项资金、入股分红等方面,严格对照国家、省、市政策要求,规定了一系列精细化、可操作的制度流程,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监管,最大限度堵塞工作漏洞,扎紧制度笼子。同时,成立扶贫问题整改专项督查组,明确工作职责和规范,对各责任部门、乡镇、村和驻村工作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巡查督导,强化全过程的检查督促,严防整改不彻底“死灰复燃”,坚决做到老问题不重犯、新问题不出现,确保了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2018年高质量脱贫出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