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精彩邯郸

乡村变“香”村

来源: 新邯郸客户端  作者:
2021-03-02 14:23:21
分享:

  峰峰矿区新坡镇西潘村将污水处理与道路硬化通盘考虑,道路硬化之前就安装好了污水处理设备。

  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房,道路宽阔整洁,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原先各家门前垃圾遍地、洗衣水横流的景象不再,村中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往日蚊虫乱飞的臭水沟变成了生态观光园,文化休闲广场建在村头,一片芳草池塘,到处是绿荫庭院。

  这幅美好的生活场景,或许在几年前对于村民来说是奢望,而如今,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些画面逐渐被照进现实。村民们的钱包鼓了,生活环境美了,笑容也更灿烂了。

  一盆洗菜水的“命运变迁”

  如今,像李先生这样,在村庄里居住,忧心生活污水处理的难题,正在逐步被解决。位于邱县的新鲜庄村,就创新采用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两收集、两利用”模式,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二次利用。每家浴室内干净的白色地砖上,都会放置一个黄色的桶。“别看这个水桶不起眼,它是村里统一发的,里面装的是冲厕所的水,既方便也省水!”村民郭书秦兴奋地说。

  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头戏”,邱县建设了厕污一体化集中处理中心,并购置生活污水收集桶数万个,免费发放到每家农户,专门用来收集生活污水进行冲厕。而厕污也会进行集中资源化处理,抽污车定期到村民家中收集厕污,再转运到集中处理中心,通过绿色生物降解,进行生态化处理,把废水直接施入农田。小小的举措不仅实现了农村厕污清洁化管控,而且完成了粪污的生态循环利用。

  而这只是农村污水处理进程中一个小小的进步。因为各个村庄地势、地形、人口密度略有不同,为给村民生活带来最大程度的便捷,各级政府及相关负责单位,采用一村一策的原则,联合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就连一盆洗菜水也不能再被“随意丢弃”,它们都变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废水。

  在人口集中的平原地带,对可纳入市政或园区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优先考虑将市政或园区管网向村庄延伸,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收集管网,统一集中处理,这里的生活废水不用再费心找地方倾倒,而是直接通过下水管道进行收集;在规模较小、居住较为分散的平原村庄,村中有专业人员上门进行收集,生活废水通过玻璃钢储存罐、固液分离车等设备,运输到乡镇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处理的尾水,可进行农田灌溉、渔业养殖等;对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的村庄,可单户或联户搭建化粪池、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既减少污染又可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市今年的目标是完成34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日前,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已经制定完毕,处于启动阶段。

  以往一到冬天,家住复兴区的李先生就开始担心在磁县老家独自居住的母亲。“我妈今年63岁,一个人在家生活,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因为没有下水道,洗碗水、洗菜水就被随意倒在院子里,天气一冷院子里一结冰,来回走动就很容易滑倒,有次就因为滑倒还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尽管已经过去很久,提起这件事,李先生还是心有余悸。

  除了生活废水没有合适的地方倾倒外,李先生老家自建的厕所里,粪便污水如何处理也是难题。“小的时候家中种地,这些粪便当做肥料定期会一桶桶地拉到地里,不种地之后,就得自行清理,找清理车麻烦不说,每次清理时都是满院臭味,半天都散不掉。”李先生对记者说。

  有“身份证”的黑臭水体

  今年正在上初中的朵朵,之前每次学校放假都是她最头疼的时候。“我总想趁着假期回老家,多陪爷爷奶奶住一段时间,可每次想多待却总是迫于无奈,早早就回来了。”朵朵所说的无奈,是爷爷家门口的那段“臭水沟”。早先是村中池塘的一小段支流,后河水断流,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都往里堆,一到夏天,臭味几米外就能闻到,还引来各种蚊虫,极不卫生。虽然只是在老家待几天,但是这样恶劣的居住环境,让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小姑娘难以接受。

  而早在几年前,朵朵老家丛台区黄粱梦镇薛庄村就开始了黑臭水体整治,这个饱受村民诟病的坑塘,经过清理、回填、夯实等多个步骤,被建成了文化休闲广场,成为周围村民的健身场所。“之前到处呛得慌,大家都躲在自己家中不出来,可把我们憋坏了。自从臭水沟清理后,我们这些老邻居都爱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唠唠嗑,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村民薛建婷话里藏不住高兴。

  市生态环境局工程师杜韶光告诉记者,在农村,由于排水管道设施不够健全,污水直排、雨污合流等多重溢流污染,再加上坑塘常被农户随意倾倒的垃圾堆满,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河道失去自净能力,往往臭气熏天。长期以来,黑臭水体排查及整治一直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难点之一。

  而近年来,除了村中定期开展排查,追溯每条黑臭水体污染来源外,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会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日前,由副县级干部带队,从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三个联合巡查组,对20个县市区农村黑臭水体再排查再整治工作进行联合巡查,巡查出新的11处黑臭水体。巡查出的问题能及时整治的就立行立改,不能及时处置的,立即制定整治方案,列入整治计划。

  “排查是第一步,监测整治更得跟上。”杜韶光介绍,排查出的黑臭水体会被逐一“建档立卡”,成为有“身份证”的水体。水体名称、水体编号、责任主体、完成时间……这些标注清楚的标志牌,让各个水体有人可管,有责可追。不光如此,水体通过日常保洁监督,结合摄像头实时监控、随意倒垃圾就要处罚等方式,实现常态治理,一处处黑臭水体摇身一变成为村民休闲的小游园和增收的小鱼塘。

  多年来,村庄脏乱差面貌得到很大转变,村民用水不用大费周折,生活废水处理也逐渐方便卫生,“三月桃花水满堤,碧波微荡绿烟低”的湖河胜景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村庄一景。

  从乡村到“香”村,这幅和谐幸福图景,在逐渐清新的嗅觉体验下,见证着村民幸福生活的变迁。

关键词:乡村,峰峰责任编辑:韩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