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邯郸要闻

"造血式"扶贫模式 助力魏县脱贫攻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2019-08-05 17:57:00
分享: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武萌 韩毅 通讯员王德峰)“我家以前是靠种地生活,收入比较低。现在有了这个密植梨扶贫产业园,政府免费提供技术和农药,梨园忙的时候我就在梨园干活,梨园没活儿的时候我就去扶贫微工厂上班,一个月下来能挣1500多元,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沙口集乡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的村民刘秀玲告诉记者。

  密植梨新品种丰收在望。王建功 摄

  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是魏县的一项梨产业扶贫带动工程,通过鼓励发展密植梨种植,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县发展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43家,涉及18个乡镇,种植面积1万多亩,带动贫困户5780户,成为魏县实现脱贫摘帽的支柱产业之一,高质量巩固了脱贫成果。

  魏县组织密植梨管理和电商销售培训班。王建功 摄

  园区建设由合作社、种植大户牵头,吸收部分建档立卡户按照就近、自愿选择原则,每户种植1亩密植梨。县财政对密植梨种植大户给予每亩3年共3800元的树苗、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对从事密植梨种植的建档立卡户,每亩两年补贴7800元。同时,实行种植、管理、采收、品牌、销售五统一,保证梨品质。梨园收益后,建档立卡户每年向园区业主支付净收益10%的管理费用。

  留守妇女在刘屯村扶贫微工厂劳动。郭晶晶 摄

  沙口集乡党委书记李彦琛告诉记者:“新栽种的密植梨3年挂果,5年后进入盛产期,相比传统梨树一亩可种60棵,现在密植梨每亩可种177棵,梨树之间还种植红薯,一亩地纯收入比传统品种翻了一倍。”而且,据种植大户常建飞说,今年梨园喜获丰收,去年第一年挂果亩产两千斤左右,今年第二年挂果亩产在五千斤左右,现在新梨期已经开始采收,目前收购价三元一斤,一亩效益在一万元以上。眼看每个园区的丰产及密植梨的高价收购,每位种植户都信心满满,劲头更足,亲切赞誉密植梨为“摇钱树”、 “黄金果”。

  二马村贫困留守妇女展示扶贫微工厂生产的书包。霍文龙 摄

  据了解,在发展种植业之余,魏县刘屯村还利用村里的废弃坑塘率先建成了两座双层1600平方米的“扶贫微工厂”,搞起了服装和箱包加工,吸纳群众16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人口近60人,激励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在刘屯村的带动下,全县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运行模式,引领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扶贫微工厂”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带动建档立卡人口就业2541人,贫困劳力年均增收1.8万元。

  二马村贫困留守妇女展示扶贫微工厂生产的书包。霍文龙 摄

  魏县扶贫开发办主任陈瑞学介绍,在发展“扶贫微工厂”上,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方式,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对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的,实行全额补助,建成验收后补贴80%,剩余部分分两个年度补助到位,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入驻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就业,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30%的,每吸纳一个贫困人口每年补助就业培训费500元,并且贫困群众使用的加工设备还可最多享受全额补助。

  据悉,近日魏县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会议指出,在全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工作,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不仅抓实产业就业,建工厂、盖大棚,继续完善“3+X”产业扶贫模式,还要抓好就学、就医、住房等各项政策落实,以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剩余贫困人口拉出清单,逐户逐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如今,经过层层努力,魏县甩掉戴了30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今后,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要把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折不扣抓整改,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整体工作水平。”县委书记卢健说。

关键词:魏县,扶贫,进展责任编辑:吴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