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河北涉县:全域旅游兴乡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2018-11-30 16:35:52
分享:

涉县美丽乡村刘家村。李东旭 供图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李东旭)初冬时节,北风微寒,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关防乡后牧牛池村却依然热闹非凡:穿村而过的乡道上过往的车辆接连不断,村后的山间松柏苍翠,巨大的绿植党旗璀璨夺目,踏逐梦路、登圆梦峰,观先锋岭,三五成群的游客为这里发生的惊天巨变不时连连称赞。

  55岁的党支部书记刘留根从2015年开始,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带领村民修路植树,引水上山,发展梯田经济,建设旅游景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这个只有1000多人的山乡小村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2016年,后牧牛池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该村又荣膺全国文明村……

  涉县是河北省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如今的涉县,山青水秀,大小景点繁星密布,42万山城百姓,正享受着全域旅游带来的红利。

  绿水青山助增收

  七彩乡道宛若游龙,白墙灰瓦彩画映空……未到午间,涉城镇韩王山上的东山村便传来阵阵喧嚣。

  踏着石板路,我们找到了这个掩映在群山里的农家民宿。主人武慧兵和家人正忙着给就餐的游客端茶送饭,不亦乐乎。

  “现在环境好了,客人多了,别看是山上,这生活可比山下还好呢。”忙里偷闲,武慧兵笑呵呵地说。数年前,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村子里,把老房子修缮一新,转行卖起了农家饭,一年收益7万多。

  “别看村子不大,50户已有17户办起了农家民宿,户均增收1.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利山介绍说,依托生态建设,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李利山指着远处的一处山场说,近几年,山里大规模植树造林,实行松柏杏桃多样化栽植,村里的百亩土地全部集中流转,统一规划使用;上山的泥土路拓宽铺油,“秦寨汉寨”等一批仿古建筑依次落成,融入历史文化,多个自然景观连成一片。

涉县圣福天路一景。李东旭 供图

  赏太行美景、品农家美食,感受历史底蕴……人在林中,村在景中,如今,旅游业为东山村致富奔小康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涉县森林覆盖率56%,革命旧址、人文古迹、自然风景等100多个景点星罗棋布,生态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依托于此,涉县确立了”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走起了绿色崛起之路。

  明确”六个三“战略布局,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涉县加紧构建覆盖全县的“396”旅游景区体系,建设“中国太行红河谷、太行梯田大峡谷、太行红叶大峡谷”,以“千里旅游大通道”串联三谷,老景区抓提升翻天覆地,新景区抓建设拔地而起。

  如今,全域旅游成为涉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提速新引擎。据资料显示,今年年初以来,涉县旅游接待人数超过1122万,旅游综合收入65.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増长29%、47%,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美丽乡村富农家

  石房石街、石磨石碾、石桌石凳,依山而建的层层梯田等……在井店镇王金庄村,走在清晨的曲窄小巷中:石道上光可鉴影,石墙老旧沧桑,石门内驴鸣犬吠,石烟洞炊烟袅袅,让人瞬时穿越时空,回归朴拙。

  看准村子的独特优势,2015年,在外打工受伤的王虎林回到王金庄,投资兴业,开办了村里第一家电商,把目光投向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梯田小米。

  短短三年,他的电商越做越大,仅去年销售小米5万斤,收入近10万,还和20多户村民签订了小米收购协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农家小米如何卖的这么好?王虎林说,“村子建的美,游客来的多,生意肯定好啊。”

  “这几年,我们加大力度建设美丽乡村,为旅游增色不少。”一旁的井店镇宣传委员刘交梅接过话茬。2016以来,王金庄从村容村貌入手,在保护石头文化的基础上,建坝拦水,沿街民房统一规划,垃圾清理统一回收,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建了多个文化广场……

  借着村子的美丽变化,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给王金庄带来致富的希望,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与王金庄同属一道沟的的刘家村,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该村沿山谷建设了多个小型水坝,蓄水成湖,开发了水上乐园,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2015年,涉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并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本地独有的自然生态、特色农业和红色文化等,按照“太行山水、漳河画廊”的总体构思,以“山青、水秀、田韵、绿脉、文魂、村美”为设计主题,彰显“山、水、红、古、田、庄、遗”特色,全力实施“一带三区多节点”工程。同时在村里实施一体化垃圾处理、污水管网改造、全面绿化美化,推动葡萄种植、冷水鱼养殖、有机稻米、康养等产业发展……一大批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集聚发展,群众的腰包更鼓了,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多了。

  数据显示,目前,涉县已建成美丽乡村50多个,带动就业4000多人。

  千里坦途振乡村

  关防乡郝赵村地处偏远,距离县城30多公里。2017年,受益于千里旅游通道的建设,村里的红薯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郝赵村是当地的红薯主要产地,产出的红薯个大、甜、出芡多,做出来的粉条细腻、劲道。然而因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子的发展止步不前。

  “前些年,路窄难通行,出门基本靠走,种植红薯也挣不了几个钱,主要还是自己吃,要想往外卖,就那路,还不够来回的功夫钱。”谈起村里的交通,村民们直叹气。

  支书赵银银良说:“前年的一场洪灾,更是把村前的道路冲的一干二净,几乎断交,现在新修的路9米宽,出门能坐车、货物直通家门口,可是一步到位了。”

  2017年10月,历时3个多月的旅游路井关线终于修通,便捷的交通为郝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该村依托传统优势,发展优质红薯种植1000亩,以此为原料,大力发展红薯粉条、粉皮和红薯茶叶等加工,通过建设红薯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电商,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赵银良指着堆满屋子的红薯介绍说,“一年收获红薯280万斤,可产粉条30万斤,收入450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

  “过去想富跑不快,现在是路拉着俺们去致富,来投资的、买东西的、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路一好,咱农家的好日子一下子就来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路通畅,产业兴,农民富。如今,郝赵村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红薯小镇。

  涉县共有18个乡镇(街道办),308个村。2017年以来,该县将灾后重建与全域旅游、扶贫攻坚、美丽乡村紧密结合,从修路入手,努力打通山区群众发展关键环节,仅用100多天的时间,修通了穿越10个乡镇,途径158个村,总长1300多里的“千里乡村振兴路”。

  石头村落大洼、山水连泉、佰泉渔村......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如今,沿线村庄的万千百姓正昂首挺胸奔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关键词:涉县,旅游,乡村责任编辑:霍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