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教育·邯郸

【长城评论】一个人的暑假作业,岂能全家“集体创作”?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8-07-26 10:21:48
分享:

  各地中小学生都已开启暑期模式。刚刚经历了期末复习的煎熬之后,五花八门的暑假作业再次成为家长们吐槽的焦点。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提前学习新学期知识,家长不得不提前买回新课本,亲自上阵辅导孩子;有的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孩子独立完成几乎不可能,最终变成全家“集体创作”……而这也引发了学校的思考,假期作业到底应该怎么留?(7月23日《北京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毫不夸张地说,暑假作业绝对是新闻的富矿,常常引发各种吐槽。通常情况下,暑假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两部分。在假期里,让孩子适当复习预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可谓善莫大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好的愿望,现实中却常常变味走样。

  以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学就读的小颖为例,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都分别留了暑假作业,全都是预习三年级上学期即将学习的内容。妈妈周女士粗粗算了一下,光是语文要抄写的生字词语大概就有600多个,要背诵默写的古诗和课文有十几篇。小颖看了也直皱眉头,一个劲儿地嘟囔:“怎么比上学还累”。周女士觉得,除了不用去学校上课,暑假期间在家完成作业的时间一点儿都不比上学的时候少,甚至家长的负担还更重了。“我倒成了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三合一’了,每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得守在身边,随时解答。”

  同样,被赋予“创新”寓意的实践作业,也往往严重背离了本意。赵女士家里准备上二年级的孩子,老师额外布置了一项“趣味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学做几样非遗手工艺品,每样作品都要附上文字说明,开学之后带到学校展示。有过深刻“教训”的赵女士不敢掉以轻心,干脆不让孩子动手,由“亲友团”进行了“集体创作”,孩子一点儿都不觉得这种作业有什么趣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要想破解暑假作业成“家长作业”的怪现象,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老师布置作业合理适量;二则是家长应该学会放手。但问题是,道理谁都知道,做起来却殊为不易。

  老师之所以布置作业往往选择“多多益善”,大多是因为过于迷信作业的效果,或者为了有效“抢占”学生的时间。假期预习作业固然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提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学期内容有了解,在常规学习中更游刃有余。但如果不能把控好度,过多的作业负担会让孩子对新知识产生畏难、厌烦心理。而且,如果孩子在假期把新学期的课本都学了一遍,万一孩子觉得自己已经会了,还会影响开学后的学习状态。

  至于家长“代劳”作业,则是虚荣心作祟,更不可取。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的作业完美无缺,甚至能够在班里当作范例被老师夸奖,这样家长孩子脸上都有光。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家长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完全帮孩子代劳作业,这种虚荣其实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孩子只有在不断的挫折和反复摸索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孩子应当成为完成作业的主体,家长可以充当副手,只要在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适当指导和帮助就好。同时,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强调让孩子独立完成,并在检查反馈环节大力表扬孩子的“原创”作品。

  一念之转,自然天宽地阔。为了孩子,老师和家长们理应反躬自问,切实转变观念。(胡欣红)

关键词:暑假,作业责任编辑: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