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民生邯郸

张庄村:从熬盐换粮到产粮基地

来源: 邯郸日报  作者:王翔 孙建东 马佳
2019-03-18 15:11:20
分享:

  编者按:1973年,肩负着治理土地盐碱危害的使命重任,一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组来到曲周县,在农业一线搞科研,与农民携手斗盐碱,至此拉开了中国农大与曲周县数十年县校合作的序幕。从当年的改土治碱到后来的增产增效,再到如今的绿色现代农业,中国农大与曲周县的合作已逐步走向深层次、宽领域,双方也在合作中建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

  本报从即日推出“中国农大在曲周”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中国农大与曲周县合作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讲述合作中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初春时节,小麦已经返青,果树吐露新芽,从曲周县城向北驱车约20公里,便来到河南疃镇张庄村。农民们三三两两在田间劳作,孩童们在路边嬉笑玩耍,微风拂过,处处生机盎然。

  就是这样一个幸福安详的小村庄,46年来,有过一段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到处是盐碱地,长不出粮食,村民们没饭吃,只能把地里的盐熬出来,用盐换粮食。”65岁的村党支部委员李学亮回忆起过去依然非常清晰。

  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曲周县曾是旱涝灾害和盐渍危害的重灾区,区域内有大面积盐碱地,种在盐碱地上的庄稼长势极差,甚至颗粒无收。而位于县城北部的张庄村,又是盐碱灾情最重的地方。据《曲周县志》记载:“曲邑北乡一带,咸碱浮卤,几成废壤。”地里不长庄稼,村民只能一方面熬盐换粮,一方面吃国家救济粮。

  从1973年起,随着一批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到来,困扰张庄村多年的盐碱难题开始逐步解决。

  1973年6月,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旱涝盐碱治理科技会战的要求,北京农业大学委派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石元春、辛德惠等人,进驻曲周县,研究解决盐碱地治理问题。

  当年只有18岁的李学亮,刚刚高中毕业回到张庄村。他告诉记者:“石元春等人来到曲周后,把盐碱灾情最重的张庄村作为第一代实验区,指导全体村民向盐碱地‘开战’。”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来自农大的研究生们在张庄村成立了旱涝碱咸综合治理实验区科研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前身),由石元春任科研组负责人,带领科研组成员驻扎在村,与村民同吃同住,没日没夜地进行测土实验、水质化验、气候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以期找到该区域盐碱成因,研究科学的治理对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科研组总结出曲周县地下水盐运动规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理办法。李学亮向记者解释:“治盐碱的办法用通俗的话讲就叫‘抽咸补淡’。简单来说,首先挖排水渠和灌溉渠,把地表和浅层咸水排出,然后打深井抽出地下深层淡水进行灌溉,以此降低土壤含盐量,使其符合耕种要求,并通过深耕、种草等方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

  实践证明,科研组的方法颇富成效,经过治理的土地从此告别了盐碱的历史。第二年,张庄村小麦即获得丰收。“过去的盐碱地里又长出了粮食,祖祖辈辈的梦想终于实现,全村人别提有多激动了,大家都把农大科研组称做‘大恩人’。”李学亮说。

  自1974年起,张庄村粮食产量逐年攀升,1977年后亩产稳定在800斤以上。从1974年到1979年,张庄村共向国家交售粮食160万斤,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粮基地。

  随着张庄村的治碱成功,第二代实验区、第三代实验区……直至曲周全境23万亩盐碱地,开始了全面治理。昔日荒地变良田,曲周治碱经验也为整个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提供了蓝本。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张庄村,长势茁壮的庄稼和成片的果树林木给村民带来新的希望。46年过去,不变的是张庄村乃至曲周人民对农大真诚的感恩之心,不变的是一代代农大人对曲周故乡般深深的眷恋。

关键词:曲周,实验站,治理,盐碱地责任编辑: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