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邯郸网上发布大厅

【新闻发布会】邯郸“三夏”农业生产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2020-08-06 16:55:00
分享:

  长城网8月6日讯(记者 霍文龙)上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邯郸市“三夏”农业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波,就邯郸市“三夏”农业生产情况做发布。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建宏、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绪杰,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邯郸市“三夏”农业生产情况。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波同志,就邯郸市“三夏”农业生产情况做发布。我们还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建宏同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绪杰同志,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李局长作介绍。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波: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夏收、夏种、夏管农时紧迫、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市高度重视“三夏”生产,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防控、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级农业部门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夏收、夏种、夏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紧急行动,动员一切力量,全面打胜“三夏”生产攻坚战。“三夏”期间,市农业农村局由县级干部带队,分赴各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协调解决“三夏”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也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导。组织市、县1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三夏”一线,全面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了“三夏”生产的顺利开展。

  一、关于夏收情况

  去秋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夏粮生产,从小麦播种开始,一招不失地抓好各个阶段管理,夏粮生产实现丰产丰收。据统计,今年我市小麦收获面积523万亩,平均亩产462公斤,总产241.6万吨,单产、总产在全省名列前茅。2020年6月10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专家对魏县爱耕种植合作社小麦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收获面积2.001亩,收获籽粒鲜重790.625公斤/亩,扣除杂质,折合标准含水量(13%),亩产771.65公斤,创造了今年邯郸市小麦实收的高产典型。

  今年夏收从6月5日开始,高峰期集中在6月8-12日,截至6月14日,全市圆满完成夏收任务,比上年提前3天。我市参与夏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19069台,其中引进2021台,高峰期日收获进度达100多万亩。

  二、关于夏种情况

  抓住夏播关键时期,全面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杂粮、高油酸花生及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培育特色优势产区,提高种植效益。初步形成了中东部优质粮食、西部优质杂粮和中药材、东南部优质花生、东北部优质高效棉花、东部高效优势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带。

  全市上半年推广优质谷子等杂粮85万亩、棉花高效间套40万亩、鲜食和粮饲兼用玉米50多万亩、优质花生45万亩。全市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70万亩,总产达到73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达到112万亩,特色蔬菜达到70万亩,同比增加4.3%、4.3%、4.2%和7.7%。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住春夏播关键时期,全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面积稳定。2020年,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73.2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03.5 亿斤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0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将粮食面积、总产等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为落实全年粮食面积任务,向各县(市、区)下达了约束性的粮食面积任务指标,要求各地千方百计确保完成。我们利用今年春季土壤墒情好、气温回升快等有利条件,引导农民发展了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闲散耕地、林下可利用耕地等,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切实做到应播尽播。要求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县(市、区),采取措施增加秋粮面积,努力实现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面积不减少。对于在农业结构调整区域调减粮食面积的,要在结构调整区域外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努力做到减增平衡,坚持杜绝耕地抛荒撂荒现象。据统计,全市完成秋粮播种651.7万亩,超计划6万亩,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0.7万亩(玉米47.6万亩,谷子27.3万亩,豆类4.9万亩,薯类10.9万亩);夏播粮食面积561万亩(夏玉米535万亩,谷子18.9万亩,豆类4.1万亩,薯类2万亩,水稻1万亩)。

  三、关于夏管情况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以节水、节肥、节药和高产稳产为重点,充分发挥专家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作用,指导农民切实抓好大秋作物田间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制定了秋作物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对春播作物,以春棉为重点,搞好中耕锄划、及时定苗、浇水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早管促早发;对夏播作物,坚持“种子落地、管理上马”,及早查苗补苗、间苗定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落实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努力夺取秋季丰收。

  目前,全市秋作物浇水500万亩次、追肥400万亩次,大力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活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5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氮肥利用率达到40%。开展病虫害防治面积856万亩次,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3%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31%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同时,突出抓好草地贪叶蛾、二点萎夜蛾监测防控。

  由于管理到位,气候条件适宜,当前玉米、棉花、花生等秋作物,长势喜人,丰收架子已经搭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指导农民全面抓好大秋作物中后期管理,大力推广各项关键增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落实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努力夺取秋季农业丰产丰收。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感谢李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各新闻媒体朋友就邯郸市“三夏”农业生产情况,有关问题进行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媒体。

  邯郸日报社记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请问我市在夺取夏粮丰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建宏: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抓好夏粮生产的力度历史少见。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坚持防控、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从小麦播种开始,一招不失地抓好各个阶段管理。全市150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程开展“零距离”服务,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1.综合增产技术落实到位。一是实现小麦高质量播种。小麦“七分种、三分管”,在选用优种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技术,及小麦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等技术。二是小麦全部带绿安全越冬。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实现全部带绿越冬,没有发生明显冻害。三是春季管理到位。春节过后,我市防疫春管两手抓,促进了苗情持续转化升级,3月底前全市浇水面积394万亩,追肥面积为371万亩。四是病虫害防控到位。针对今年全市小麦病虫害整体呈偏重发生的趋势,我局及时下发了通知,并先后召开3次视频会,要求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做好防控,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冬前和早春及时开展了杂草化学除治,对发生茎基腐病、纹枯病、红蜘蛛的地块及时进行了防治,拔节后对发生的蚜虫、白粉病进行了普遍防治。对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病虫害条锈病,全市开展了大面积普查,部分点片发病地块及时进行了防治,及时控制了发病中心,严防了条锈病扩散流行。五是做好“一喷多防”后期重点抓好了“一喷多防”,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保护叶片功能,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积累,提高千粒重。

  2.技术指导服务到位。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小麦是主要口粮作物,事关粮食安全生产大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小麦备播开始,早谋划、早安排部署,督促农民群众种足种好小麦。市农业部门及时制定印发了小麦播种技术意见、做好晚播小麦播种技术措施落实的紧急通知、早春管理技术意见和拔节期管理技术意见等文件,并及时督导小麦管理。二是技术宣传到位。从小麦备播开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印发技术明白纸,专题培训、电视、网络、深入田间等多种方式宣传种麦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市电视台还在10月9日和10月10日通过“农业大讲堂”和“邯郸新闻”栏目举办了技术专题宣传小麦种植技术,冬季和早春多次通过电视节目宣传小麦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三是小麦品种布局优化。连续9年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实施节水小麦品种和配套稳产技术项目,带动了节水品种大面积推广,全市推广中信麦99、邯6172、农大399、观35、衡4399等节水品种380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72%,节水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主体。同时,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推广种植师栾02-1、藁优5218、藁优2018、藁优5766、石优20等100余万亩。依托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永年区、临漳县、魏县和成安4个县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重点开展强筋小麦品种物化补助,开展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推广强筋小麦和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11.3万亩,推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3.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一是气温适宜。自去年小麦播种以来,我市气温整体偏高,去年10月1日到今年5月10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二是中后期日照充足。进入今年3月份和4月份,全市光照条件转好,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有利于小麦生长。三是降雨偏多。从去年10月1日到今年5月1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151.6毫米,比常年偏多5成,充足的降雨有利于小麦播种、出苗和生长,尤其是5月7-9日,我市普降大雨,为小麦灌浆提供了水分保障,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四是灌浆期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5月份昼夜温差比较大,利于籽粒积累,光温条件能够较好满足小麦生长。月平均降水量为59.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成,为冬小麦灌浆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灾害性天气发生少而且轻。

  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记者:

  现在,各地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请介绍一下我市为保障秋粮丰收有哪些举措?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建宏:

  下一步玉米将进入穗期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和形成,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针对今年的玉米生长特点重点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抗旱和防涝。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对水分需求较大,干旱会影响穗分化不利于形成大穗,还会造成抽雄困难,形成“卡脖旱”,要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及时灌溉,以防受旱。同时遇涝要及时排水。

  (二)追施穗肥。穗期对养分需求较高,是施肥的关键时期,穗期追肥可以保障后期不脱肥、不早衰,促进籽粒饱满,播种时没有使用缓控释肥的地块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溉或降雨开沟每亩施入尿素20-25公斤,推广中耕机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液态氮肥。

  (三)预防病虫害,严密监测草地贪夜蛾。穗期要做好玉米褐斑病、细菌性茎腐病、顶腐病的防治。推广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前移防控技术,在大喇叭口期混合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预防中后期病虫害。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预报,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四)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穗期是冰雹、涝灾和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期,要在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高温热害的因对,玉米授粉期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授粉状况,如遇特殊连阴雨或极端高温天气应及时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应对措施,提高授粉率。

    中国网记者: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请介绍一下取得的成效,下一步我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的主要措施?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绪杰:

  近年来,邯郸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努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市创建了鸡泽辣椒、涉县核桃2个国家级特优区,以及武安小米、馆陶黄瓜、永年大蒜、曲周蔬菜育苗等12个省级特优区,各类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05万亩,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邯郸经开区滏东现代农业园区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农业园区。

  (一)科学规划发展路径,明确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邯郸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即:在邯郸市近郊区,打造邯郸市都市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聚集区,引领西部中药材杂粮生态发展区、中东部高效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区、东南部优质花生发展区、东北部高效棉花发展区发展。同时,制定了《邯郸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邯郸市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行动方案(2019-2022年)》《邯郸市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系列文件,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以“四个一百”工程为重点,精心谋划了《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落地落实,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转移,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一减四增”,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大名五得利集团为龙头,推广强筋小麦100万亩,馆陶黑小麦、广平富硒小麦实现规模扩张;以武安小米为重点,大力弘扬“粟文化”,在西部发展优质杂粮80万亩;以邱县、磁县等县为重点,发展脱毒优质甘薯10万亩,年育苗量达到5亿株,形成优质甘薯特色产业;以邱县、曲周、成安等县为重点,发展棉田高效间套种植模式40万亩;以大名县、馆陶、魏县为重点,打造冀南优质花生基地45万亩;以涉县柴胡、武安连翘为重点,着力打造“冀南太行药谷”,在东部重点培育邱县文冠果、馆陶艾草、肥乡菊花、成安黄秋葵、磁县蒲公英等,发展中药材26万亩;以馆陶黄瓜、鸡泽辣椒、永年大蒜、肥乡番茄和园葱、曲周茄子、临漳韭菜和西葫芦、成安草莓、磁县莲藕、魏县食用菌等为重点,建设中东部特色高端优势蔬菜大产区100万亩,初步形成了中东部优质粮食、西部优质杂粮和中药材、东南部优质花生、东北部优质高效棉花、东部高效优势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带。下一步,全市计划打造种植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区80个,示范带动强筋小麦发展到150万亩,杂粮发展到85万亩,高油酸花生发展到20万亩,高端设施蔬菜发展到152万亩;优质果品发展到50万亩;中药材发展到40万亩。新创省级特优区3个、国家级特优区1个,分别达到15个、3 个。

  (三)引进规模高效龙头企业,大力推动畜牧业突破转型。全市引进了河南牧原、湖南唐人神、江西双胞胎等3家上市企业,分别在馆陶县投资14.5亿元建设百万头生猪项目、在大名县投资2亿元建设30万头商品苗猪项目、在肥乡区投资20亿元建设80万头生猪产业链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大幅度提升。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场比重分别达到51%、80%。省乳业龙头企业君乐宝公司落户邯郸,在大名县投资建设4亿元的乳制品加工厂项目和投资5亿元、存栏奶牛1万头的牧场项目,并加快邯郸市康诺食品有限公司日加工300吨乳制品技改项目建设。创建涉县、永年、高开区小龙虾养殖规模达到2000亩以上,泥鳅、稻田蟹养殖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创建休闲渔业省级示范基地2家。2019年全市肉类产量居全省第4位、禽蛋第2位。下一步,全市将继续稳定生猪生产,扩大地方优势品种养殖规模,规模发展肉牛、肉羊和肉鸡养殖,计划打造规模养殖示范区24个, 2022年牛、羊、生猪、肉禽出栏分别达到26万头、330万只、488万头、0.75亿只。

  (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全面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围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以“一圈两带”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初步形成了以永年区、经开区、肥乡区、成安县、磁县为端点的环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圈,以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为端点的西部生态绿色休闲农业示范带,以武安市、涉县、峰峰矿区、魏县、馆陶县为端点的沿青兰、太行山高速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城市休闲生活空间。2019年,接待游客约870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6.1亿元,带动脱贫1217人。下一步,将以“规划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品质集合提升、功能集成拓展、农民集体增收”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发展布局,在环市主城区及沿高铁高速、国省干道、重点景区周边,重点打造10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形成“城乡一体、园区互补、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休闲农业新格局。

  (五)聚焦壮大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77家,其中国家级达到7家;省级达到96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9家,其中省级达到21家,数量全省第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696.76亿元。五得利成为世界产销量第一的面粉加工企业,晨光生物辣椒红色素占全球产量的80%,是全球最大植物色素生产商。下一步,全市计划打造农产品加工集群16个,其中,打造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集群4个,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群7个,打造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5个,到2022年,每个农业大县建成一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培育发展10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集群,打造2-3家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集群。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感谢3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3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与答问。由于时间关系,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安全责任编辑:霍文龙